第三十二章 初见不和(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顾老爷子有三兄弟,老大是顾家现任族长,老二在县城经营一家大车店,现已交给长子管理退回清河村。</p>

按理来说,旁的族人不急着一时认亲,而这两家嫡亲的,今天要新媳妇认亲,孩子办喜事就没少麻烦他们。</p>

只是大嫂小田氏只字不提,刘氏便有意装聋作哑的想等小儿媳回房睡到天黑之前再一家人上门道谢认亲。</p>

这样也不算失礼,毕竟这两天孩子大爷爷二爷爷两家跟着忙。没料到孩子倒是记得这一点了,再听这话。</p>

言外之意便是不问祖母,不看其他嫂子,守规矩也是守咱们自家的。孩子爹和她没看错人,是聪明孩子!</p>

不抢风头,不多嘴,懂礼节知进退。刘氏越看这个儿媳越满意,只是折腾到这会儿了,会不会太累?</p>

“娘,我是乡下孩子,没那么娇气。”周半夏索性直言,“我力气大着呢,回头你和大嫂别吓着就行。”</p>

是嘛?</p>

别说刘氏不信,马珊也不信,长得娇娇嫩嫩的能有多大力气,她打小在山里跑都不敢说自己力气大。</p>

刘氏听都这么说了,索性借着刚用过午饭缓了缓神的这股子劲去串门,想来两家长辈明白新媳今日身子诸有不适不会长留。</p>

“行,你先回房歇会儿,我去跟你大伯娘打个招呼。”</p>

有个脑子好使的婆婆,会自动帮儿媳圆上不足之处。换她当侄媳的刚进门去找大伯娘提起此事更不合适。</p>

即便是找四郎媳妇方婉问她要不要一起去,她也是刚进门第二天的新媳妇,问她还不如说是在为难她。</p>

说实话,周半夏这次真的相信了婆婆很善解人意。回头有机会让她娘多和婆婆相处,多学着点有好处。</p>

这样的婆家确实不错。公公婆婆大气,虽然婆婆话里话外让她学会偷懒,但这样的婆婆谁不喜欢。</p>

新房里面,先一步带敬茶回礼回房的顾文轩找不着昨晚换洗衣服,索性研磨提笔,静等周半夏回房。</p>

周半夏进来时便想到虽说有梳妆台,但当不了书桌。炕桌更不好练字,目前是紧缺了一张书桌。</p>

至于连储存室柜门和净房洗簌台脸盆架都打了,怎么不打张简易书桌,肯定时间紧迫,不问便可知。</p>

除了书桌,还有书架。考虑到婆婆还要去和大伯母打招呼,倒是无须立即开柜子拿上礼物出房间。</p>

“要不先给你圆珠笔?”周半夏靠近顾文轩轻声问道,“我等会儿和娘去大爷爷他们家,你关门就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