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p>
大红松根节有四、五十号,生长了得有百年之久,树身离地一米多高的地方,一块长方形的树皮被人扒了下去。</p>
因为松树体内会不断向外分泌油脂,再经空气氧化,使它被扒下树皮的地方,成了黑漆漆的一块。</p>
但仔细辨认,还是隐约能看见上面有刀刻斧凿的痕迹。</p>
这是松树兆,东北人俗称其为老兆,是放山人在此地抬出人参后,在就近的松树上留下的标记。</p>
记载着哪年哪月,多少人在此地放出了什么样的人参,以告后来之人。</p>
张援民提着两根棍子回来,凑在赵军身旁,很狗腿地问道:“兄弟,这上面划拉的都是啥呀。”</p>
赵军伸手,先指在老兆右下角说:“这写这日期呢,大概是……1926年吧。”</p>
“啊!”张援民道:“这是61年前了。”</p>
“嗯呢,这是个老埯子了。”赵军惊讶一句,然后又往左上角一指,说道:“铺棍的有七个人。”说到此处,他又一指老兆中央,对张援民说:“放出来大货不少,还有六品叶呢。”</p>
“真的啊?”张援民闻言,忙凑过来,扒着眼睛往上瞅。</p>
赵军使手指划着给他讲道:“不光有一苗六品叶,还有五品叶。”</p>
张援民惊呼一声:“我的天呐!那不发了么?”</p>
按老辈人说法,山参乃灵物,非有缘、有福之人不可得。</p>
对人参,如果说挖,那就是不尊重,得说拿、得说抬,并将进山抬参称为放山。</p>
放山的规矩,可比打围多多了。论人参,不能论个,得论苗。</p>
而几品叶,说的是人参开枝散叶,分多少个叶桠,而不是有多少片叶子。</p>
两个叶桠,即二品叶,又叫二甲子。三个叶桠,即三品叶,又叫灯台子。再多,就是四品叶、五品叶、六品叶了。</p>
叶桠越多,人参年份就越久。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六品叶再到一定年份,可能会转胎成二甲子。</p>
从老兆上记载的年份看,这是个老埯子。</p>
俗话说:围着老埯子转,一辈子吃饱饭。人参茎顶生有成穗的人参种子,入秋八月份为红色,称为红榔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