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要回京找陛下谈谈’,就能吓的九千岁掩面哭泣,害怕他回来就能弄死自己。</p>
只是,现在的皇帝不是天启帝了。</p>
“一朝天子一朝臣。”陈然出言安慰“可以了。”</p>
前朝帝师还能做到阁老,已经是可以了,想要得到一如既往的信任,怎么可能。</p>
“我知道。”孙承宗的神色有些颓废,看来是被吴襄他们的打败给打击到了。</p>
毕竟号称一万五千大军,在册一万二三,可上了战场只剩下六千,真正能打的只有千余家丁。</p>
这种事情赤果果的摆放在面前,孙承宗心脏病都要犯了。</p>
“每年数百万两的辽饷,就养出了这些...”</p>
孙承宗气的想要说脏话,可他的教养又不允许,只能是憋在心里憋的难受。</p>
在陈然看来,与千年已降那些动辄数十万控弦之士的北方势力相比,建奴的实力也就是一般般。</p>
之所以那么猖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明军太烂了。</p>
一万多大军,能打的就一千多,再加上从皇帝到大臣都是胡乱指挥,能打赢才有鬼。</p>
“别想那么多了,写奏疏吧。”</p>
孙承宗与陈然的联名奏疏,很明显非常有效力。</p>
或者说,值得皇帝与朝中大臣们的高度重视。</p>
两位前线的最高将领,同时表态不能用添油战术去救援大凌河堡,谁若是对此持有反对态度,再打败仗那是要负责任的。</p>
哪怕是皇帝,也要遭受名声上的压力。</p>
“陛下,臣觉得这等事情,还得以前线主帅的意思为主。”</p>
“陛下,臣附议。”</p>
有周延儒与温体仁两位大佬打掩护,神色不愉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应了下来。</p>
不过他也留了个尾巴“若是因为救援不力导致失城陷地,必须有人担负起责任来!”</p>
大家都懂,甩锅嘛。</p>
大明的各路援军的确是已经出发。</p>
满桂带着宣大的兵马,赵率教带着蓟镇的兵马,英国公世子张之极带着三大营兵马,高第带着三海关兵马,以及辽镇驻守各处堡垒的兵马,都在源源不断的汇聚。</p>
甚至于,崇祯皇帝的圣旨,都送去了遥远的川地,调派白杆兵去增援大凌河堡。</p>
这年头没飞机没高铁,考虑到时间与路程,大部分的援军都不可能赶到战场上。</p>
同样的,陈然也不愿与太多地方的援军一起打仗。</p>
混了这么久,他很了解客军的地位与待遇。</p>
真正能等到的援军,其实就是蓟镇,三大营,山海关以及辽镇本地兵马。</p>
“什么?停下了?”陈然有些不敢置信的询问“谁停下了?”</p>
“是英国公世子。”当着人家女婿的面,孙承宗还是留了些面子的“带着三大营的人留在了山海关没来,说是驻守山海关,护卫京师。”</p>
“嘿。”</p>
陈然都被自己的老泰山给逗乐了“既然害怕,为何要来?”</p>
还能为什么,打赢了分好处,打输了甩锅呗。</p>
躲在山海关,真是个好借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