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大营早就废了(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春耕结束之后,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周阁老来了。</p>

毕竟是大明的恶臭传统,以文驭武。</p>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名义上必须得是文官来当老大。</p>

同样的道理,嘴里喊着自己不会做宋高宗的皇帝,派来了身边的心腹太监作为监军。</p>

东厂提督太监曹化淳没机会,他跟周延儒他们走的太近。</p>

来的人,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p>

“子厚。”</p>

迎接周延儒的晚宴上,他环视四周诸将,疑惑询问“为何不见满桂将军?”</p>

“他去古北口了。”陈然拱手相对“建奴最近也有动作,恐是声东击西。所以满桂将军去做防备。”</p>

明军的保密系统就像是个筛子,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p>

建奴安排在京城的间人,在秦楼楚馆里就能听到朝臣们闲聊军政大事。</p>

筹备了这么久,又是规模如此庞大的攻势,皇太极早就知道了。</p>

陈然了解皇太极,也了解崇祯皇帝。</p>

他断定拥有战略眼光的皇太极,必然会派人绕路草原去入寇空虚的畿内,用来恐吓容易受到惊吓,做出应激反应的皇帝。</p>

皇帝外厉内荏,真要是让这一手围魏救赵玩成功了,说不得就得十二道金牌召唤大军回去勤王救驾。</p>

提起安排满桂去应对,属于应有之意。</p>

周延儒也不多问,颔首点头。</p>

一番标准的官样文章走完流程,待到众人皆离去后,周阁老与陈然来到了书房秘会。</p>

别误会,是谈大事。</p>

“子厚。”周延儒也不含糊,上来就直奔主题“你可知,灭了建奴之后当如何自处?”</p>

“别的不提,辽饷肯定没了。”打趣一句,陈然正色回应“事成之后,调我回去整顿三大营。”</p>

身为老油条的周延儒,一听就明白了话中的意思,神色骇然。</p>

“阁老饱读史书。”陈然负手而立“自当知晓鸟尽弓藏之事何其多也。与其等着别人动手,不如先下手为强。”</p>

周延儒当然懂了,尤其是在大明这儿。</p>

文官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允许一位强势武将崛起的,这影响到的是二百年来所有文官们的努力!</p>

虽说现在朝中有他与温体仁明里暗里的相助,可大势所趋之下,阁老又算得了什么。</p>

利益,文官们二百年的利益是绝对不允许被触动的。</p>

灭建奴之后,陈然若是交出兵权还能做个富贵闲人。</p>

否则的话,说不得就得来一次风波亭了。</p>

周延儒很是纠结。</p>

一方面他是文官,不想背叛自己的群体。</p>

另外一方面他又仰慕陈然,觉得此人能开创崭新的未来,放不下史书留名的大好机会。</p>

纠结,非常纠结。</p>

“阁老好生想想。”陈然留下这句话,转身离开。</p>

他相信系统挂爹的本事,周延儒扛不住的。</p>

数日后,内阁首辅大点兵。</p>

各路兵马将领齐聚,周延儒宣读了圣旨,随即宣布将前线统兵之权交给了陈然。</p>

至于阁老自己,则是坐镇锦州城督促民夫转运后勤粮草辎重,等待前线的好消息。</p>

陈然当仁不让的站上了C位,第一道命令就是安排三大营为前锋出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