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来了,林玉竹索性又买了些铅笔和写作本给孩子们。
售货员看林玉竹年纪不大的样子,估摸着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正是热情愿意奉献的时候。
这个年代,行好人好事,大家不会说你傻,相反还很敬佩。
售货员很是积极配合的拿出了铅笔和作业本递给林玉竹。
花了不少钱,林玉竹也不在供销社停留了。
再买其它的就有点显眼了。
临走前匆匆瞥了一眼,正好看到酒柜那边有茅台。
林玉竹脚下生风的走出了供销社,又跑到破败的小屋乔装打扮成老易。
又去了一趟供销社。
上来就买了两瓶茅台。
小地方的茅台基本都是分配下来的任务。
一年也不见得能卖出几瓶。
在多余没有人内部预定的情况下,只要有酒票和钱,售货员基本不会为难。
酒柜这边还是之前那个小妹子,看到老易的时候,显然没有对木头时候的热情。
等林玉竹拿着两瓶茅台出来后,啧啧摇头,看来什么年代都看脸。
林玉竹走街串巷是越发的熟练了,她主卖的那几片地方的人家,基本上都是摸的透透的。
怎么说呢,这些人家就庆幸她不是坏人吧。
林玉竹的小本本清晰记录着谁家愿意买什么,不买什么。
谁家上次买了多少粮食,差不多什么时候该再买一批。
反正她快成了及时雨,谁家缺什么了,老易就出现了。
这会人朴实,还觉得老易会挑时候,要什么他来什么,神了。
却不细想一下,其中的弯弯绕绕。
轻车熟路后,效率就提了上来,林玉竹现在一上午就能跑三片地方。
别小看了三片地方的人家,一趟下来少则五六百,多的时候七八百也是很轻松的。
在加上给李向晚这边送点,林玉竹光靠着一个休息日就能挣个一千块往上。
她吧也是有点小强迫症,不满一千,下午就多跑跑。
到了一千,就开始掌握自己的节奏了。
林玉竹年后虽然懒了点,但今年进账也有五千了。
又小赚了七百后,林玉竹踩着欢快的小步伐,背着空筐回了小破屋。
再出来,就变成了林玉竹。
筐里又满满当当的一筐货,绑在了自行车上,去了李向晚那。
哦对了,自行车是李胖子弄到了个二手的,说人家急着用钱转卖。
林玉竹和王小梅两人合伙买了一辆自行车。
等拿回来看的时候,跟新的似的。
自此,她和王小梅也算是有自行车的人了。
看着林玉竹心情颇好的样子,李向晚好笑道:“又捡钱了?”
林玉竹嘿了一声,说道:“钱哪里是那么容易捡到的。”
不过她马上又能进一笔账了,想想都开心。
林玉竹在李向晚这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后,又搬来不少货。
等和李胖子交接完,林玉竹向李胖子问道:“章程那边有行动没?”
李胖子点点头,说道:“今天刚警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