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春,晓(2 / 3)

至圣先师 泡泡泡 1937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宴席之上,数百宾客,鸦雀无声,都沉浸在杜预营造的诗词大美世界!

“美,太美了!”

王异重瞳灼灼,闪烁不已。

诗词,本来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

但杜预营造的这画面,却有声音。

若是王伦现代人,一定会大叫:大家都作诗,为什么你能发语音?

只是一句“处处闻啼鸟”,便让这幅画,活灵活现悦动了起来。

杜预的才气,并没有冲天爆发,而是徐徐延展着图画,无边无际漫卷展开。

众多宾客犹身临其境,被这天地大美而不言颤/抖起来。

“夜来风雨声。”

杜预踱步叹道:“花落知多少。”

整个宴席,静谧无声。

人人闭目,深深沉浸在那眼前的春景、复杂情感之中。

隽永。

说了,但没有说尽。

人们眼前,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微雨后的众卉新姿。

这些都只是杜预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听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

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

这些草庐中的景物,活泼跳跃,生机勃勃。

一个字,美!

美的让人感动,美的让人流泪,美的让人感同身受。

偏偏这画面,还那么平易近人,一如你每个春天的早上醒来,随便看到、感受到的情形。

诗词之美,无过于此。

久之,人们才如梦初醒。

“妙绝!”王文昭赞叹。

连他一个庐州学政,都不得不感慨——杜预太厉害了。

一个不过19岁的青年,诗词之道,为何能如此老练?炉火纯青?以近于道?

田洪凤叹道:“初读似平淡无奇,反复咀嚼,便觉别有天地。”

蔡文姬悠然神往:“行云流水,平易自然,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我朝春诗,此首为魁首。”

王异忍不住道:“假以时日,此诗必传天下!”

王伦目光呆滞,一声不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只要眼睛不瞎,谁都能看出来,杜预这首诗的无敌!

这娓娓道来的高级审美,简直碾压了当世所有的春日诗句。

何况,王伦说的“春、睡、鸟、花、风雨”,关键词一个不缺!

统统都写了!

这就让人简直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