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回去以后,就跟各自的婆娘说了:</p>
“国顺家真的不一样了。插个秧请吃饭,菜色比有些人家摆席都要好,你猜我们今天吃了啥?羊肉!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茵丫头居然买到了,整整一锅,那肉块,比土豆还多。”</p>
那两家的婆娘听了能不羡慕么,不由怂恿男人:“要不,明年咱家也留几亩山地种西瓜?”</p>
稻花鱼他们已经跟着养上了,但依他们观察,徐家最赚钱的应当还数西瓜。</p>
没见人开着大卡车来拉,两亩地的瓜单订金就付了五百,后续说不定还有钱拿,这可比养鱼赚多了。</p>
两家暗暗决定,来年跟着徐老爹种西瓜。</p>
不过他们也知道,虽说西瓜他们村家家都会种,但论谁种得最好,那还数徐老爹。</p>
吃过他家的瓜,都不想吃自己家种的了。</p>
可这年头,但凡有点手艺的都是藏着掖着,谁那么傻平白教给别人。教会了别人难道让自己饿死吗?</p>
于是,两家人想到了一处,选了个宜拜师的吉日,备了份厚礼,带着自个小儿子,来到老徐家登门拜师了。</p>
当师父的,总不会不教徒弟吧?</p>
两家几乎同时到达徐茵家,在院门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相视一笑。</p>
同道中人!同道中人!</p>
就是不知道徐老爹会不会答应收他们两家的孩子为徒弟。</p>
徐老爹此刻在屋里陪老伴儿数钱。</p>
虽然还没到年底,但从目前的进项看来,也称得上是大丰收了。</p>
两亩地西瓜卖了一千块,这是大头。</p>
四亩水田的早稻,除了稻鱼共生那亩田的谷子,因为这一亩稻谷颗大饱满,口感比普通早稻米要好。</p>
于是一斤都不打算往外卖,留着自家慢慢吃,顺带给桐城的儿子托运了两百斤过去。</p>
其余三亩的产出都卖给了粮站,收入二百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