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姜黎x卫瑾(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江离侧眸,昨日他做花灯时,也不知为何,下意识便多做了一盏。五年前的中秋夜,那位小郡主曾问他,她是不是该称他一声阿离哥哥?

彼时他只觉于礼不合,下意识便拒绝了。

后来几年,二人也没怎么碰面。然而每当他想起那夜,总觉着,自己当时的举措兴许是伤了小郡主的面子。

建熙帝登基后,德音郡主不再是郡主,而是德音公主了。

去岁长钰的满月宴,江离同这位小公主倒是打了个照面,依旧是一人恭敬地行礼,一人淡淡地颔首。

思绪回拢,江离迟疑片刻,终是摇了摇头,道:“不必了,不过是我随手多做的一盏灯。”

卫乘舟离开后,江离才收拾好行囊,便见卫瑾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外。

江离忙站起身,喊了声“卫叔叔”。

卫瑾提步入内,温声道:“东西都收拾好了?”

江离道:“收拾好了。”

卫瑾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卫氏一族的传统,从前你大伯父同你这般大时,便已经游历了好些个地方。叔叔给你四年的时间,出去看看盛京以外的天地。四年后,你再回来参加乡试。”

江离面色一正,郑重道:“谨遵叔叔教诲。”

十六岁的年轻郎君眉清目朗,温润如玉,似一棵生机勃勃的松树,再不是上一世那个喊他“亚父”的阴鸷少年。

与上一世不一样的人又何止江离?

卫瑾微微一笑,道:“我接你来卫府时,曾与你约定会替你寻到亲人。如今十一年过去,你的亲人依旧杳无音讯。既如此,等你四年后归来,可愿入我卫家?从此以后,我们便是你的亲人。”

江离豁然抬眼,喉结滚动了几番,方才哑声道:“江离愿意。”

六岁的小江离想要亲人,不过是希望能同旁的小孩一般,累了病了被人欺负了,也能有爹娘为他遮风挡雨。

可他从入卫府的那日起,便已经有人为他遮风挡雨了。

他早就有了亲人。

-

翌日一早,天蒙蒙亮的时刻,卫瑾与姜黎亲自送江离出城。

年轻的郎君骑着马,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

姜黎忍不住湿了眼眶,虽说江离不是她生的,可朝夕相处了十一年,她早就将这孩子当做自个儿的孩子了。

卫瑾给她擦了擦泪,柔声哄道:“孩子大了,总会有离开的一日。”

姜黎吸了吸鼻子,道:“还好,六斤六、阿满还有小二都还没长大。”

二人上了马车,车轱辘轻轻一转,将他们带离了城门,往朱雀大街去。

姜黎掀开车帘子,便见柔和的曦光从东方而来,铺了一地的碎金,旭日缓缓东升。

她忽然便想起十六年前,她陪着卫瑾入京赶考的那一日。

那一日的天阴沉沉的,大雪封城,她对前路充满了期盼,却也惶惶不安。

然而今日再过城门,心境已然不同。

姜黎感叹道:“今儿的天真好!”

卫瑾顺着半开的窗望了出去,只见曦光熠熠,把姜黎的半张脸映出了一道朦胧的光圈。

郎君喉结轻抬,淡淡“嗯”了声。

天好,人更好。

马蹄得得跑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是回到了朱雀大街。

卫乘舟与阿满正牵着刚学会走路的卫长钰往他们走来,姜黎快步走了过去,抱起卫长钰,笑意盈然地同几个小孩儿说着话。

说到一半,发现自家郎君还未跟来。

忙回头望去,对卫瑾道:“你快过来,小二嚷着要爹爹抱呢!”

卫瑾微微一笑,想起成泰四年的秋天。

阿黎抱着个纸鸢同张莺莺往桐安山走,他拎着个书袋跟在她们身后,往正德书院去。

小姑娘根本没察觉到后头跟着人,笑吟吟地回着张莺莺的话:“这样好的天当然要去放纸鸢啦,等以后我有小孩儿了,我天天带他们放纸鸢去。”

卫瑾走过去抱起牙牙学语的卫长钰,温声道:“走吧,今儿天好,用完早膳后,我们去放纸鸢。”</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