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却是摇了摇头,随即说道:“宋濂兄,你错了,大明帝国的根基不是我们这些读书人,而是天下的老百姓,你知道嘛?”
“大明的老百姓有多少呢?读书人又有多少呢?”
“你想过这个事情没有!”
“你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大明现在的人口大约是五千万人,而读书人却不过只有二十三万而已。”
“就这点人数,怎么可能动摇得了大明的根基呢?”
“还有了这一批,还有下一批。”
“只要国家强大了,国家有钱了,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大群的读书人来,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太有学问,只要会认字,明事理就行,上面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宋濂兄,不要把天下的读书人,看得太重了,知道嘛?”
“我……我!”
刘伯温的这一番话,如同当头一棒,重重地砸在了宋濂的头上,把他一下子给砸懵逼了,原来他们这些读书人,也并不是这么重要的。
“所以说,儒家也并不是这么重要的。”
“儒家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皇家需要儒家,但皇家不需要儒家的时候,儒家就不是这么重要了。”
“然而,相对于整个大明的,他们不单单需要儒家,他们还需要农家,法家,医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还有墨家。”
“咱们这位吴王殿下,他的才情是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无法媲美的,想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凭借你们儒家的力量,这根本不可能。”
“甚至于!”
说到这里,刘伯温顿了顿,随即说道:“恕我直言,你们儒家还有可能,将会成为通往盛世路上的阻碍。”
“这……这怎么可能呢?”
“儒家将会是通往盛世的阻碍,这不可能的。”宋濂颤抖地说道
“不可能嘛!”
刘伯温微微一笑,随即问道:“宋濂兄,那你说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上千年来,咱们神州大陆的文明,可曾有什么大的进步嘛?”
“还有就是天下老百姓的生活,可曾有过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嘛?”
“要是几年,几十年还好,可这是上千年啊!”
“你仔细回想一下,可曾有过呢?”
“我……我!”
“蹬蹬……蹬蹬!”
刘伯温这话,再度一个重击,砸在了宋濂和刘三吾的心头上。
是啊!
这上千年来,神州大陆的文明可曾有过实质性的蜕变和发展呢?貌似从来都没有过,一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甚至于还退步了。
看到宋濂和刘三吾如此,刘伯温微微一笑,随即接着问道:“宋濂兄,刘三吾兄,你们在回想一下,各个流派学说的巅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呢?”
“还有各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又诞生于什么事情呢?”</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