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两面三刀】(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7月10日大明南北各地相继发生旱涝,灾情严重,先是黄河决堤水淹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再到河南府陕州、灵宝县,附近一带府州县大雨不止,漂没人畜不计其数。

北直隶京畿通州三卫大风大雨连绵,漂损漕米八千一百七十三石。

7月21日,江北蝗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大旱、江南大雨,据明户部右侍郎:孙丕扬,上奏称“黄河饥民食草木,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富平县、蒲城县、同官县,等诸县皆食石头,今海内困于加派,请酌定岁用,清难裁之冗,息难支之民。”

明神宗见饥民以石为粮,立刻传令停止先年不时征取,并派遣官员分往各方进行救济。

11月初9日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经过一年休养生息之后,还经常前去讨好大明辽东都指挥使司,向明太子太保兼辽东总镇总兵:李成梁,送礼以及把自己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送去李总镇总兵府当做人质。

以此来保证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听命于大明帝国,归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区内,毕竟自己刚刚干掉了李太保要拥立的对象,明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主:佟佳·布库录(汉名:尼堪外兰)对于这种极限挑战,要是没有把柄在别人手上,那么下一个被灭的,将会是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

所以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得明辽东总镇总兵:李成梁,很是看重。

他一方面继续实行大明帝国的政策,对于边疆外族采取「扶弱抑强」的做法,一方面又大力支持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这个刚刚崛起的女真部族,作为铲除辽东都指挥使司女真各部势力的对象,称为〈以夷制夷〉攻略。

再加上之前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又曾是自己府中的用人,故此双方也比较了解,可以互相利用。

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正月初9日,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蕲州有百姓:刘汝国,因之前参加梅堂军领导的农民造反事件,又在梅堂军首领:王安,被杀之后继任首领。

现在被明军追捕潜逃到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与南直隶安庆府太湖县、宿松县,一带地区重新集结力量抗明,自称为「顺天安民王」。

恰好时值旱灾,饥民多数从之,队伍迅速发展到了数万人,以焚烧官府、驿站,劫掠富商乡绅田产粮食为生,用来救济广大饥民,并与官军展开殊死搏斗。

先后杀死明安庆卫指挥使:陈越、明黄州府判官:陈策,使得朝廷惶恐不安!遂命令湖广都指挥使司各地卫所和南直隶五军都督府调集大批军队,分兵进剿围攻梅堂军。

2月初3日,梅堂军首领:刘汝国,被明军围困在安庆府地区,让太湖县乡兵:张惟忠,给抓获献俘明军斩于安庆卫指挥所,部众二百五十余人全部遇难,此次梅堂军造反失败。

7月21日晚上戌时,南直隶苏州府、松江府,等地东风怒卷,导致太湖水涨潮高达二丈,大风拔木仆屋,田禾皆被淹没。

7月27日以后又有大雨经旬,昼夜不绝,禾苗腐烂庐舍漂没,居民大饥,复又起大疫,迫使米价暴涨,斗米白银二钱、斗麦白银一钱。

时人啖糠屑,以豆饼作粥,继而又以草根树木为食,饥民尸体甚多,饿殍填塞,街巷濠堑浮死遍野,舟船皆不能行,城内外积骸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