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南北事变】(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9月12日,明神宗派遣大臣责问内阁群臣们,询问;屡有人疏请开矿,为何不见户部奏复?

于是明内阁首辅:申时行,就带头回奏道“天地生财本以资国家之用,况且今国库无余财、山泽无遗利,为权宜之计,开矿亦为不失理财之策,但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防乱,现今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之间,矿徒啸聚事态汹汹,欲闹事端,廷臣们正商议如何平息?若官府此时开矿,恐奸民趁机争利,隐患愈不可测,且朝廷一切事务,关系大体,岂可不惜所费而为,若开矿只为求利,必须事先计算工本,募工之费若干,防兵之费若干,开矿所得之利若干,必见出少入多,不为虚费,而后才可以斟酌开采,切不可因为民间一时之私请,朝廷便可议开,而户部之所以迟迟未回复陛下,其一是为了防患、其二是出于爱惜钱财、其三是怕差官扰害地方军民、其四是不愿意泄露国家目前窘急之状,使外夷更加轻视华夏。”

此举被明神宗留中不发!依然坚持开矿。

12月16日兵部奏报道“近来边防废驰,阅视宜严,谨防蛮夷祸乱。”

使得明神宗遂令心腹廷臣九人,分阅京师九边重镇边防,并严查核实边臣失职,参劾重处。

时奉命前往九边重镇的阅视官员,分别为;明通政使司右通政:穆来辅,阅视北直隶京师永平府蓟州镇兼保定府大宁都指挥使司、昌平州,明大理寺右少卿:王世扬,巡视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延绥镇,明光禄寺少卿:曾乾亨,阅视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大同镇,明尚宝司丞兼都察院陕西道监察御史:周弘禴,巡视宁夏六卫,明兵科都给事中:张栋,阅视固原镇(固原卫),明吏科左给事中:侯先春,前往辽东都指挥使司,明工科右给事中:踵羽正,前往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府镇,明兵科给事中:张贞观,前往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山西镇(宁武守御千户所),明工科给事中:李汝华,前往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甘肃镇。

12月22日,明神宗召群臣在武英殿内,对明内阁首辅:申时行,等群臣们训话道“祖宗训录乃今朝之史鉴,岂可不得而知?今令抄写装订成册,以便朝夕览观,知我祖宗治国家之法,修身勤政之要。”

就这样由明内阁首辅奉命进呈「累朝训录」共一千九百二十八卷。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正月28日,大明缅甸军民宣慰使司兼东吁王朝国主:南达勃因(汉名:莾应里)再次率军乔装打扮,以之前的道路行军进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永昌军民府、腾越州,一带地区。

明云南副总兵:万国春,连夜设立火炬为疑兵,出动骑兵恐吓缅军,在发火炮打退象军,驱逐入侵缅军出境外。

并追击到莫蛮安抚使司,击败其众。

6月30日,南直隶苏州府、松江府,发生大水,淹死数万人。

7月17日,南直隶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以及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宁波府、绍兴府,濒海地区又发生大风雨,海溢伤害庄稼,淹死人畜不计其数。

同时明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许国,上疏称“今四夷交犯,而内外小臣争朝务攻击,致大臣纷纷离去,谁能再为国效力?请申谕诸臣,各修职业,不得意气用事,攻击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