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九部联军】(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还招回李氏朝鲜军民妇女五千六百余名,焚烧倭船七百余艘,获得粮米二万五干九百余包,牛马械器无数,朝廷赏银八千两,赐红锦飞鱼服给武将们世袭。

并命明兵科左给事中:徐观谰、明朝鲜监军尚庆左右道:陈效,核实情况奏报朝廷,还晋升明朝鲜经略:万世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荫封一子入世代官籍。

同时幕府冈山藩左卫门督:小早川秀秋,等部7万多人回国休整,仅留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加藤清正、幕府第五军下参议:岛津义弘,等6万4千人防守李氏朝鲜王国占领区。

7月22日,年老体虚的幕府从一位太政大臣:丰臣秀吉,在京都伏见城,召见五大老既(幕府从二位权大纳言:前田利家、幕府从三位中纳言:宇喜多秀家、幕府从三位权中纳言;毛利辉元、幕府从三位参议兼权中纳言:小早川隆景、幕府下参议兼少纳言:上杉景胜)以及幕府内大臣:德川家康,包括五奉行既(幕府京都所司代兼弹正台弹正少弼:浅野长政、幕府大奉行兼任堺町奉行:石田三成、幕府丹波龟山藩兼民部卿法印:前田玄以、幕府大藏卿:长束正家、幕府式部卿:增田长盛)

另由〈三中老〉幕府高松城主兼赞岐国藩主:生驹亲正、幕府从五位下带刀先生兼出云国松江藩主:堀尾吉晴、幕府式部少辅:中村一氏)负责五大老与五奉行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幕府太政大臣要求他们一起辅佐,自己的幼子:丰臣秀赖,其根本目的是要以合议制度来抑制幕府内大臣的抬头,以确保丰臣政权可以代代相传。

8月18日,交代完后事之后幕府太政大臣:丰臣秀吉,便在京都伏见城死去。

同时明水师提督还派遣战船数百艘,分布于忠清左右道、全罗左右道、庆尚左右道,等重要海口严防倭军。

9月11日,明备倭总兵再次包围幕府第一军左副将于蔚山都护府,两军互有胜负,但最后却遭到幕府左近将监兼侍从:立花宗茂,的后续援军赶来救援,先以千人夜袭明军后,在以假营伏兵攻击追来的明军使其败退。

10月初2日,幕府太政大臣于8月18日死于京都伏见城的消息传至李氏朝鲜王国,让前线的倭军将领们士气因而受挫,又接到五大老与五奉行的命令开始撤退,由幕府第一军左副将首先下令乘船撤退。

随后明备倭总兵让明军追击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并火器优势取得胜利。

10月11日,西路的明御倭副总兵、东路的明备倭总兵,两路明军进展都比较顺利,而中路的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率兵3万人攻打倭军新起的泗川县城寨时,由幕府第五军下参议率7千兵力驻守。

由于明军火炮营在布阵后,中军都督府士兵皆是南直隶中都留守司附近驻军,素不习战,亦不太擅长火器,明军火炮手先以大将军炮、攻戎炮,等火炮打破泗川县大门一扇、城垛数处。

之后又发各类火器,在点火时的有些火炮突然炸膛,并引起了大营火 药库的连番爆炸,硝烟掩盖半边天,全军上下顿时乱成一片。

这时幕府第五军下参议一看明军大营发生爆炸,随即命令倭军出击,混乱中的明军大乱,倭军从前小门杀出,直冲中军都督府明军,导致中军都督府各路卫所明军皆被屠杀溃走,三千中军都督府士兵,战后止存五、六十人,是为〈泗川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