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梃击之案】(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可对方射箭速度非常快,应该是早期参加过李氏朝鲜备边司,专门镇压女真的李氏朝鲜军队之一。

由此可吓坏了其余后金弓弩手,在一顿胡乱射击之后,仅射杀了树上藏匿着的二十几个李氏朝鲜枪弩兵后,便后撤回去复命了。

眼看天色快黑,且李氏朝鲜左营宣川郡守也与敌人周旋已久,在打下去恐怕对自己不利,再加上对方已经撤兵,自己目的达到便也撤兵拔营前往中营求助。

天渐渐暗下来之后,后金大贝勒:爱新觉罗:代善,和后金四贝勒见刚派出去的人又死了一半,二人气得没有办法,只得放火烧林。

接下来后金军队就开始往李氏朝鲜中军逼近,由后金大贝勒率重兵层层包围住,目的就是要他们投降,以便请教一下明军火器使用方法?毕竟后金三等副将:李永芳,以及一些投降的明军将领,不过都是些低级武将,稍微高级点的火器。

比如;各类战车、青铜弗朗基流星炮、子母铳、毒火飞炮、百虎齐奔箭、车轮铳、迅雷铳、神火飞鸦,等高级火器这些低级明军将领根本没有见过,更别说如此操作以及射击了。

因此后金大贝勒与后金四贝勒经过商议之后,一致决定只要李氏朝鲜中营军队投降,就放他们一条生路。

之所以没有直接开战,主要是因为左右两营李氏朝鲜士兵们抵抗情绪太激烈了,还能等后金军队靠近就开火了,只有李氏朝鲜中营作为主帅军帐,却始终没有下令救援,也没有进攻后金军队,才让两位贝勒觉得有利可图。

而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由于刚刚造反需要向朝廷宣战到底,因此这三路围攻下来,几乎没有接受任何明军将领投降。

其次哪怕是低级明将投降,也都是一律斩杀的,这就导致了缴获的明军火器,让后金军队们不懂如何使用?

这边李氏朝鲜中军帐内,李氏朝鲜都元帅兼晋宁君:姜弘立,正在召集众将们准备商议如何处理郡王殿下的密旨,却突然闯进来一个士兵,神色紧张的汇报道“朝鲜语:报都元帅,大事不好了!敌、敌人从四面八方,围、围上来了。”

一听这句话,旁边的李氏朝鲜副元帅兼平安西道节度使:金景瑞,则挺身而出在众将面前指出,区区女真鞑虏有何畏惧?

我方中营麾下部将有;李氏朝鲜中军前佥使:吴信男、李氏朝鲜从事官:李民寞、李氏朝鲜军器副正:郑景井、李氏朝鲜祥原郡守:李挺南、李氏朝鲜听用左别将兼肃川府使:李寅卿、李氏朝鲜折冲都尉将军:李掬、李氏朝鲜右别将兼昌城府使:朴蘭英,总共领有火炮手2百人。

而李氏朝鲜折冲都尉:柳泰瞻,领马军4百人、李氏朝鲜折街将军(中士):申弘壽,领京军火炮手1百与降倭兵3百人、李氏朝鲜向道将:阿耳、李氏朝鲜兵马万户:赵应立,也领有土兵(郡县地方兵)4百人。

再加上本部标下有;李氏朝鲜水军虞侯:安汝讷、李氏朝鲜左别将兼折街将军:金元福,领随营牌(营兵制下观察使、兵使的直属兵)8百人、李氏朝鲜折冲将军:黄德彰,领别武士(牙兵)、新出身(武进士)8百人、李氏朝鲜弓兵百户:韩景龙,领弓箭队160人、李氏朝鲜步军把总:金洽,领立功自效军(持盾牌的火铳队)50人、李氏朝鲜向道左别将:何瑞国,领土兵80人。

又加上备边司还有援军;李氏朝鲜连营将兼清城佥使:李積,领马军5千人,分列十营列屯一路,由李氏朝鲜平西安道巡察使:朴燁、李氏朝鲜分戶曹判:尹守謙,两人负责指挥,我军可谓是兵力不弱。

可是尽管如此,还是让李氏朝鲜都元帅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