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大当户虽然是跟随着自己,但是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之后还能听从自己的号令多久?</p>
自己的族人将来又将如何,在高奴留下的部众又要怎样的安排?</p>
在这一刻,呼厨泉心中飘荡出无数的问题,却茫然的找不到任何答案。</p>
呼厨泉身侧的亲兵,终究是忍不住,语气急促的说道:“右贤王!没时间了!要不然就跑不起来了!”</p>
虽然亲兵情急之下讲的话语没头没脑,但是意思呼厨泉还是听的明白。骑兵最大的优势便是速度和力量的结合,若是没了速度,就跟瘸了一只腿一样。</p>
呼厨泉的脸色终究是松动了下来,斜看了一眼在中央的杨俊步卒本阵,沉声说道:“我们后撤!让他们先顶一阵!”</p>
该死的郑甘和杨俊!</p>
若不是这几个汉人誓誓旦旦的说是征西将军斐潜已经身亡,自己又怎么会南下遇到这样的局面?!</p>
既然这些汉人坑了自己一把,自己又何必死死的替这些汉人去抵抗征西将军的兵锋呢?更何况自己的儿郎这几天也是疲惫不堪,怎么能和携势而来气势正旺的征西兵卒相抗衡?</p>
虽然呼厨泉未必能够明白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现在的对于他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杨俊的步卒战阵拖住征西骑兵的脚步,消耗征西骑兵的冲击力,等这些征西骑兵在杨俊步卒战阵当中丧失了速度,粘滞其中的时候,才是呼厨泉手下的儿郎最佳的反击时机!</p>
南匈奴的号角呜呜的吹响了,然而并不是向前进攻,而是向后在撤离,这让杨俊立刻傻了眼。</p>
这几天风风火火从弘农赶到了关中,先是攻克了潼关,然后丝毫未歇的来到临晋城下,就连杨俊自己昨夜都是在临时扎的帐篷内过的夜,更不用说普通的兵卒和民夫了,绝大多数为了赶制攻城器械,为了攻伐临晋城,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給搭建帐篷,就是在避风处搭建个地窝子了事,更不用</p>
说有坚固的野外营寨驻扎点了。</p>
原本杨俊和呼厨泉的想法都很类似,都觉得临晋城即将攻下,哪里还需要额外浪费时间浪费功夫去搭建营寨,还不如将全部的气力用尽快攻陷临晋城上。</p>
其实实际情况也确实是如此,若不是征西将军斐潜领兵赶到的话。</p>
问题是,当征西将军斐潜领兵前来的时候,杨俊才意识到若是多花一天的时间,不用那么急着攻城,给自己搭建一个稍微坚固一些的营寨该有多好,或许现在就不会那么的被动。</p>
步卒不比骑兵,胡人在和汉人的几百年作战当中,早就形成了一套聚之即战,败之即散,散久再聚的作战模式,就像是一个砂石凝结起来的巨人一般,遭受重击之后便会跨啦一声化成一大片的散逃出去,就算是让汉人追击剿灭了其中一部分,也不会遭受到严重的本体伤害,等到汉人追不动了,深陷大漠当中缺粮缺水的时候,再重新汇集反攻。</p>
因此胡人跑散了,问题并不大,但是作为汉人,尤其是以步卒为主的阵列,一旦跑散了,简直就是天灾一般,零散的步卒想要重新汇集起来,谈何容易。</p>
因此呼厨泉能退,而杨俊他丝毫都不能退。</p>
退无可退。</p>
守又无处可守。</p>
杨俊原先的设想是让呼厨泉先和征西骑兵火拼一阵,消耗完了征西的锐气之后,杨俊再带领着步卒一步步压上去,拖垮征西的骑兵,就像是汉人当年在大漠里面和北匈奴战法一样。</p>
但是问题是,呼厨泉也是这样想的。</p>
现在显然是呼厨泉见势不妙,在第一波的阻拦无效之后,便决定要让杨俊的步卒去抵挡和粘滞征西骑兵的速度和步伐。</p>
杨俊骤然转首看向了郑甘,眼中几乎都要喷出火来,吓得郑甘缩着脑袋,浑身都在战栗不已。</p>
“来人!穿令!聚阵!聚圆阵!快,快!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