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仰着头,看着从天上淅淅沥沥而下的雨水。</p>
出了武关不久,便是遇到雨了。华夏地域磅礴,十里不同天是常有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全国统一的天气,总是各过各的,关中还算是高爽,然后进入南阳地区便是雨天,也是正常。</p>
下雨,道路泥泞。</p>
也使得斐潜原先的计划全数泡汤……</p>
这种天气,即便是火药能用,效果也不好。</p>
无奈。</p>
同时兵卒的行动速度,也不得不受到了交通道路的限制。</p>
要知道,刘表在荆州的这些年,真没有给南阳这一带修建过什么基础设施,就连原本的水利设备也都基本上处于半失修的状态,一下雨低洼之处便是排泄不出去,形成积水,而积水蔓延又导致了更多的地方被蔓延,然后浇灌成为了泥塘。</p>
孔明弃樊城之举,善也……斐潜对着诸葛亮说道,人行于道,见道旁花美,便离道而采,纳于衫头,又见树干之处有菇,疾步而取,便闻林中有异声,立寻而入……呵呵,却忘本意,迷亡于林而不得出……孔明持本心而不忘,颇为难得……</p>
诸葛亮点了点头,拱手说了一声骠骑过奖。</p>
这种走着走着就忘了道的现象,在任何层面的人身上都会发生。</p>
斐潜原本的战略就是尽可能的吸引荆州的基层人民,而不是获取荆州的土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这边是这一次南下荆州的整体战略基调,可惜有时候人就常常会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原本的目标,扯着些小花小蘑菇就迷失了方向。</p>
留着樊城有什么用,生一堆小樊城么?</p>
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胜在大局观的将领,在历史上也有很多,随便都能列举一些人出来,但是像是诸葛亮当下的年龄,就能不被一时眼前的利益,不被贪欲所蒙蔽,始终坚持本心的,却是很难得。</p>
尤其是诸葛亮第一次作为偏军的主要策略谋划者,便可以思维清晰立场坚定,不会因为一些繁琐或是突发的事情改变了原本的战略重心,这几乎就是一个优秀的统帅的雏形。当然,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或许也算是一种偏执症?普通的人太容易被身边额外的事情困扰,然后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乎半天结果将原本的想法都给丢了,只有那些不断坚持,持续努力的人才最终走到了成功的巅峰。</p>
斐潜荆州之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核心一个字,人!</p>
劳动人民是及其伟大的,这种伟大就在于这些劳动者付出的,永远都比自己得到的要更少,所以才能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础,但是同样的,也最经常被忽略,因为高高在上闪闪发光的,基本上不是这些普通的劳动人民。</p>
斐潜现在很穷,虽然拥有三百里秦关,但是依旧很穷。</p>
主要是关中的人口太少了,若是有更多的人口补充进来,红利至少可以吃三代!</p>
所以斐潜需要更多的人,至于是豫州的,冀州的,还是荆州的都可以,但是很显然,冀州和豫州的人口,曹操也会死捏着不放,因此当下唯一能够吸引大批的劳动人民的地点,便是当下战乱的荆州。</p>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荆州流民到斐潜麾下,肯定会比在其他的地方要好一些,别的不说,至少斐潜这里还会尽心尽力的安置,而其他诸侯基本上都是任其自生自灭了,虽然斐潜这里也不敢说完全没有剥削,但是斐潜也在尽可能的照顾一些这些普通的大汉子民。</p>
只能是在当前条件下的最大可能……</p>
到了汉代当下,如果说斐潜的想法不能领先于这些大汉的土著,不能做出一些正面的改变,提升大汉整体良性发展的劳作环境,那真是愧对自己多进化了近两千年……而那些要翻头返回去鼓吹715复辟还要自愿的,说实在的,真不把锤子镰刀制定出来的法律看在眼里?</p>
若说起来,某亦有失……或许……诸葛亮微微皱眉,应或可多携人至关中……</p>
斐潜摆了摆手说道:孔明多虑了。千人便有千口千愿,势必难以调和,唯求得其众便可,不可求其全。</p>
诸葛亮叹了口气,低头说道:谨受教。然后诸葛亮抬头看了一眼斐潜,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来,却不好说,显得有些迟疑。</p>
孔明可有他事,不妨直言。斐潜察觉出诸葛亮似乎有些其他的事情,便说道。</p>
诸葛亮便将之前流民不肯走,好说歹说都是不成,然后曹军来了,便是哭爹喊娘慌乱逃亡的事情说了一遍,微微叹了口气说道,何至于此也?对于诸葛亮这种长时间处于守序阵营之中的人来说,去理解并要总结出一个混乱阵营的行为规律,确实是有一些难度。</p>
斐潜想了想,说了四个字,……民生治理,便于此四字之中,孔明不妨细思之……</p>
诸葛亮重复了一下,正在思索之时,前方旗帜晃动了几下,廖化回来了。</p>
曹军见到斐潜抵援,自然忙不迭的退回了襄阳樊城,而在雨势稍微停歇了一些之后,得到了消息的廖化就渡过了丹水回来了。</p>
廖化这一身上下,可谓是狼狈不堪,身上的衣袍铠甲,全数都糊满了泥,就连铠甲甲片之中的缝隙,也被黄泥填满了,简直就是泥猴子一般。</p>
斐潜让廖化先去洗漱,等廖化换了一身衣裳之后,斐潜才知道廖化回来的路上遇到了泥石流,当然是小规模的,不过即便是如此,也差一点丧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