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么官(3 / 3)

诡三国 马月猴年 3128 字 9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官僚体系,其实说起来好像是简单,其实很复杂。</p>

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专制官僚政治萌芽时期,建立在宗法分封制基础上的周王朝开始崩溃,代表着绝对封建的统治的崩塌,随之是新的政治制度的兴起。在战国后期,各个国家为了加强自身的国力,不仅是秦国,其他六国也多多少少的推动了本国内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以各个国君王为首的官僚政府,以聘用的臣子来管理国事,是华夏开始迈向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官僚制度的道路的开始。</p>

暂且不去管封建的定义究竟在东西方的偏差,以及相关的学术上的分歧,但看这个官僚制度,其实东西方都有同样的毛病,在脱离了贵族血统支撑之后,东西方的官僚体系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局面,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华夏很快找到了新的发力点。</p>

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p>

这一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深刻的影响到了后续的王朝。</p>

庞大的官僚体系被建立起来,虽然这个『庞大』和后世比较起来就不算啥了。原本贵族体系飞快崩落,新的地主阶级成为了主角。</p>

这是创新,前所未有的创新。</p>

地主阶级在后世观念当中,无疑是落后的,专制的,封建的,愚昧的等等代名词,可是在大汉初期和中期,地主阶级却是新兴力量的代表,支撑起了大汉的强盛,以及对于四周疆域的征伐,和匈奴的对抗。</p>

再往后,唐宋时期,是官僚制度的成熟时期。</p>

斐潜所想的,就是在如今当下的官僚体系当中,加入一些更新的东西,就像是树枝上的一个树杈,说不得经过百年的培育之后,会开出别样的花来。</p>

斐潜觉得,唐宋的官僚制度,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导致所有的内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权柄展开,所以一方面需要在决策机制方面形成制度化,对决策群体的扩大化。由独相到群相,由群相到内阁,走一条和君主立宪有些相似,但是又不相同的道路。</p>

同时,监察机构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监察系统之中的人员,官吏,架构,以及对于官吏的日常监察,季度审核,年度评级,都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郑玄所担任的谏议大夫,现在依旧还有些摸不清楚方向,所谓谏议不仅仅是要盯着斐潜,同样也需要盯着斐潜之下的那些中下层官吏,这才算是真正的谏议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清名,故意作秀。</p>

当然,如何保持谏官机构当中的独立性,不被其他势力所渗透,这是在后世当中都会头疼的问题。</p>

这一点,斐潜也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先提点一下,然后标注让人注意,并且留下一些替换,审核,自我意识提升,加强日常思想建设等的方法,再后续观察到底那些有用,那些没有用。</p>

目前的重点,还是扩充官吏的数量……</p>

华夏人是有这个能力的,在没有被阉割之前。</p>

明朝的制度么,就是极端的大地主路线走到了尽头的表现了,最后朝堂上上下下全数都变成了地主阶级的形状,核心就是土地,一切利益围绕土地,就是只要地还在,管他朝堂到底是谁当皇帝……</p>

"target="_blank">></a></p>

</a></p>

清朝么,说实在的,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倒退。满族以少数民族成为统治者,根本就没想着什么后世所宣传的民族大融合,时时刻刻防备着华夏本土民的反攻,大把银钱土地康慨的拿给那些洋人,对于内部的子民却是不断的加税,禁锢其往来,加重其负担,大兴文字狱……</p>

斐潜想到了这里,顿时觉得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像是钳子一样架在了他的脖颈上,顿时有些后脑勺发凉,不敢再想下去了。</p>

『当下要建立官吏体系,就必须要要大量的官吏……』斐潜缓缓的说道,『科考,是一方面,而女官,则是另外一方面……若是女官得用,便可立得大量新生官吏……只不过么,如今多数仕女惯于家中,并无出仕之愿……』</p>

如果能岁月静好,谁他娘的想要负重前行?</p>

可以说斐潜之前推动女官制度,在直尹监内加大对于女官的职位数量,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大汉已经一两百年没有推动过女官之下,许多仕女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出仕,反倒是对于斐潜提出的女子也可以继承爵位这一条十分的认可……</p>

意。</p>

这就不行啊,不管是男还是女,有好处的时候都要,要干活的时候推脱,这样的人不会让人喜欢的。</p>

再说如果女官制度不建立起来,官吏数量不能得到快速的补充,那么原本囤积在书左文吏等职位的大量中下层的官吏怎么找到替代?斐潜所需要的推行的『四三二一』郡县新官吏架构模式怎么建立?中央朝堂之中各个分支机构怎么能有充足的人员来支撑?教育体系、医疗体系、文化体系等等相对来说不需要面临危险,偏向于后方建设类型的官职当中,大把大把的都适合于女官。</p>

现在大汉这个阶段,冗官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更多的是职责不明晰,许多地方还根本没有朝廷的官吏在进行管理,不得不授权给地方乡绅……</p>

庞统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此,太原之事,乃展示女官之所能,不可半途而废。统有一策,不如调甄从事协行……甄从事之前于百医馆,处理桓公雅之事,有理有据,进退有度,今太原之事繁复,王氏女怯,又不可缺其名用,便不如以甄氏于侧协助,当可成事也。』</p>

甄宓作为副手?</p>

斐潜思索了一下。虽然说在平阳的荀谌也给王英加了一个保险,派去了王凌,但是这个度,王凌未必能把持得好,说不定现在就变成了王陵为主,王英为辅的局面,因此加强女官的侧重,自然就只能是派遣女性前往,而甄宓在之前的表现来说还算是不错,也确实可以试一试。</p>

斐潜点头同意,同时说道:『便是如此。嗯,既然让甄氏前往,那么王彦云就不必同行了。』荀谌的职权只能调配到王凌,无法指挥到长安三辅一带的官吏,所以也不能说荀谌的行为是一种错误。</p>

庞统也是表示认同,然后说道,『那么王彦云……不如让其出使坚昆,加为坚昆招抚使,负责大汉与坚昆之间相互沟通,各项事务对接之要……不知主公以为如何?』</p>

『嗯……就这么办。』斐潜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派人告知王彦云,可多招揽些坚昆年轻之辈,入长安学宫就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