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县,皇宫。</p>
来人,去请中散大夫前来。</p>
刘协一边继续翻阅着手上的这些风闻录,一边沉声吩咐道。</p>
黄门宦官领命而去,不多时,刘晔就遵令而来。</p>
尚书台距离皇宫并不远,但是如果不是刘协有令,这些人都不会来的。</p>
包括身为皇室宗亲的刘晔。</p>
刘协看着刘晔上前拜见,目光之中略有一些复杂,但是他很快的掩饰了这些复杂的情绪,先请刘晔坐下,然后才拍着桌桉上的这些董遇的风闻录,询问道:这些风闻录,爱卿可曾看过?</p>
刘协问得似乎是很随意,但是刘晔回答的时候一点都不能随意。</p>
刘晔低着头,回禀陛下,此乃给陛下的书信,岂能擅自翻阅?</p>
哦?刘协笑了笑,我说的是西面的那个尚书台……</p>
啊?这个……刘晔愣了一下,抬起头看了刘协一眼,然后又是低下头去,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p>
呵呵……刘协发出了些笑声,没有继续说下去。</p>
他说的光是西尚书台么?</p>
显然也不是。</p>
刘协很无奈,因为他所有的信息都是经过类筛选的。</p>
刘晔也很无奈。</p>
这不就跟和尚头上的虱子一样的事情么,若是没有两个尚书台过目,有那个家伙胆子会那么肥,随意将关中来的东西随意递送到了刘协手上?所以很明显,这些书信风闻录能到了刘协手上,说明至少经过了两处尚书台的手,至少是默许。</p>
因为董遇是走的官方的路线递送上来的,所以关中的西尚书台肯定知道这些风闻录上面写了一些什么。</p>
董遇能看到,并且描述出来的事情,其他士族子弟同样也能看到,只不过其他的一些士族子弟并不对董遇所描绘的东西感兴趣而已。</p>
像董遇这样真心真意,一门心思去求学的,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是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去的。</p>
对于大多数的士族子弟来说,读书可能都是一个幌子,他们更想要去关中打探知晓关于什么火药,制纸,冶金等等方面的信息,甚至不惜为此出重金收买一些人……</p>
毕竟山东之内,有传言说斐潜手中有什么墨子秘传。</p>
还有人言辞凿凿的表示说斐潜其实是上古墨子亲传,是当代墨家矩子,方懂得如此多的新奇技巧云云……</p>
要是能探寻出一二来,岂不是发达了?</p>
就算是没有找到什么秘诀,在关中也可以混一个出路,岂不是比在山东打破头挤那些底层小吏要更好,至于读书,那只不过是进身之阶而已,那有能为了读的?</p>
所以,或许在西尚书台看来,董遇的这些风闻录,更像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没有制止,也没有做出任何的限制。</p>
这只是或许,也就是表面上的那些东西。</p>
当然,刘晔本能的觉得在其中,西尚书台可能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因素,比如一些什么谋划,只不过他没能想得出来……</p>
所以他也没说。</p>
更不可能和天子刘协说了。</p>
刘晔轻咳了一声,将这个略有些尴尬的话题岔开,董巡风忠心社稷,心忧天下,诚实君子,实乃陛下之洪福……</p>
嗯。刘协点了点头。</p>
说是书信,其实更像是日记,亦或是调查手册之类的文献。</p>
董遇确实是实诚人,他喜欢专研学问,然后这巡风之事,多半也是被他当成了一项学问来做了。</p>
做官和做学问,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某些事情上,就像是冰和火不可交融一样。做官很多时候是难得湖涂,有些事情就不能寻根究底,搞得太清楚了往往很多人都遭不住,也就会都想着要将这个乱掀屁股帘子的家伙弄下去。而做学问要是没有寻根究底的精神,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湖里湖涂,就根本无法专精,更谈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p>
至于在某学院之中,那些仪仗着自身地位,压榨弟子,甚至长期霸占第一署名,将真正研究者挤到第二署名的,甚至还要给他自己孩子涂点油抹点彩的那些砖家叫兽,论起来更像是官僚,而不是学者。</p>
董遇这个巡风使上报的书信,就像是在做学问,和平常那些官吏递送的行文奏章完全不同,不仅是没有浮华的辞藻,甚至读起来有些干巴巴的难受。</p>
可是,偏偏刘协越看,就觉得越是有味道。</p>
大汉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比较喜欢意会的。不管是官场里面的官话也好,亦或是平日里面的行文也罢,甚至应该是最为严禁,最需准确的图舆,也会是左手画个圈右手画个龙,需要看图人自己意会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