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第十四章 郁气如潮(二)(3 / 3)

宋时归 天使奥斯卡 6641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话说到这里,就再明白不过。眼前一切,都是萧言萧宣赞和西军诸位相公,大宋最为菁华的武臣团体,苦心经营而成的局面,就等萧言在外发动大家既然都是大宋武臣,自然利益归一,萧言再加上老种相公这等人物,大家还不死心塌地?人人心中更有一丝隐隐的兴奋,值此末世,大宋武臣团体终于要反抗文臣百余年的压制,争取自己的权益,从此只怕就成为一支大宋朝局当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了这支什么鸟复辽军,说不定就是在萧言和老种相公的熟视无睹之下,任其壮大,直到此刻才派上用场

诸将慨然起身,走至阶前行礼:“但请方参议代萧宣赞下令,俺们无有不从”

方腾神色淡淡的,心中感慨一句。值此以后,神武常胜军就该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团体了罢?当然,将会是萧言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团体。任何人都再也无法割裂萧言和这个团体之间的血肉联系更不用说,萧言和老种麾下那支庞大的西军团体,也将从此成为利益相同的联盟大宋武臣崛起,难道就从这开始?

看下去罢…………文臣士大夫们,看来已经不能挽此末世了。且看大宋武臣,在萧言的率领下到底能做到哪一步罢…………

方腾起身,郑重向诸将还礼,然后就大声下令:“岳鹏举”

刷的一声,岳飞已经起身,站得笔直。到了这般地步,岳飞也只有撇开心中那点别扭。一心准备领命行事。能说的道理,方腾都说清楚了。萧言对他还有承诺。他被萧言提拔于微时,古北口一役,他如此做为,萧言仍然赶来援应救护,此间恩德,难以为报。而岳飞也相信,萧言做为,必然不会是害了大宋

萧宣赞自然有他的理由,俺一时有点想不开,多想想,也就好了…………

“鹏举,你领左厢六指挥军,并本处投效豪强,镇守檀州根本之地,遮护此处要害,顺为北面萧宣赞后殿。务必遮护檀州完全,不得有失,随时准备应萧宣赞调遣,应援前路,此番军令,你可明白了?”

岳飞躬身行礼:“飞谨受命”

“韩良臣”

韩世忠也一下站起,大声道:“老韩在哪…………小方大人,你就快下令罢”

方腾一笑:“神武常胜军左厢其余十一指挥骑军,尽数由你调遣,我也不拘管你方向,可东可西,但必须保持萧宣赞和檀州后路之间联络,萧宣赞那里一旦有变,你必须第一时间就应援到萧宣赞那里泼韩五啊泼韩五,燕地如此之大,四下乱起,萧宣赞又亲身临于敌前,要及时能援应到,可是考校你的本事,你敢领此军令么?”

韩世忠自然知道方腾话里意思,萧言何止身临前敌,他就是身在敌中一旦有变,就是从内里将复辽军主力瓦解消灭。他要随时保持和萧言之间的接触,又要避免和复辽军大队一决,在萧言准备发作的时候又要及时援应得上,当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可是如果轻易了,如何显得老韩本事?

他虽然身为神武常胜军正将,但是在他看来,倒是多半是资历比岳飞老得太多。北伐以来战事,韩世忠的光芒远远不及岳飞。无非就是援应了一次檀州血战,最后冲垮了萧干大军而已。泼韩五如此本事,却困顿风尘,也是因为心高气傲,得罪人太多。此时此刻,就是萧言给他的机会,让他证明足可稳居神武常胜军一军正将之位

他咧嘴笑道:“小方大人,不用激俺。这军令俺自然领了,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俺老韩先割了自己脖子,不用等萧宣赞动手…………这个承诺,够也不够?”

方腾微笑:“足够…………就看韩将军手段了。”和韩世忠交代完,方腾他又是神色一肃,大声道:“诸将听令”

在场诸将,齐齐向前一步,方腾冷冷下令:“诸将各领本部人马,听韩岳两位将军调遣行事,无论在前还是居后,当得谨守职分,临战奋勇向前…………一旦错失戎机,就当方某书生,杀不得人么?”

诸将齐齐躬身:“敢不效死”

方腾微笑,就在自己几案之后,朝着诸将深深施礼下去:“某实深知,较之汴梁肉食诸君。诸将才是国之栋梁…………但求经此一事,战没者得安其心,幸存者得其赏。经此一事之后,神武常胜军必为大宋栋梁,而诸君也将为国之屏藩,当同大宋始终,血食百代,而不稍替,诸君诸君,萧宣赞以亲身临前,托某传话,萧宣赞一身若在,则神武常胜军在,神武常胜军在,则大宋就在百年之后,当与诸君,同登大宋凌烟阁上”

诸将昂然受命,转身大踏步的退下了。然后就是岳韩两人,同样按剑退下。方腾站在几案之后,仰首望天。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背后衣衫,全部被汗湿了。当代替萧言下军令,行此大事,他才觉得站在这里,压力到底有多么沉重。这还是萧言此刻手中有足够筹码,反复盘算计较之后的行事。自己不过代为下令而已。

而萧言当日白手起家,又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生死抉择,而他又是怎样挺过来的?难怪他成长如此之快,已经渐渐成为一个最为耀眼的存在

诸人退尽,方腾才垮下脸来,给自己捶肩揉腰:“萧宣赞哪萧宣赞,方某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一切似乎都在料中,可是谁知道其间还有什么变故?耶律大石人杰,汴梁使节也是大宋文臣当中顶尖的人物…………其他的,就看你自己啦”

百度搜索)</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