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汴梁误第七十六章献捷(二
大宋宣和五年六月初三,在汴梁城南南薰mén外,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此时此刻,在汴梁城外,也早就是民舍万家,附廓而居。汴梁在艺祖开国的时候,举城军民数十万,已经是极大规模。几十年生聚,这个数字早就破了百万。尤其在南面连同汴河水道方向,依附这个供应国都大动脉而新起的建筑最多。宋时又不象唐朝按照严格的坊巷制度,民居市场宫观栈房亭台错杂,更是显得热闹之极。神宗时候向南增筑城墙,将一片新起民居尽可能的保护在汴梁城防范围之内,但是到了此刻筑城墙外,又多了几万户百姓,十几万人口,绵延出去十几里远近地方。此时此刻,汴梁实际人口只怕已经远远超过两百万,达到接近三百万人的地步!这个数字,除了此时中国之外,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强盛大国的人口数字了。
汴梁发展得如此繁华,其实已经有些近乎于畸形的地步。大宋几乎是在以举国之力供养国都。南来北往转运物资粮食各种生活器物的船队车队,每年都是络绎于途,没有停歇的时候。道路河运整治,每年都要投入极大的资源。汴梁现在所谓的禁军,除了几乎不可能履行的打仗职能,就剩下治安和守河护河。大宋各处,地方能留存的资源过少,绝大部分都要转运至国都方向,还专mén设立了位高权重的各路转运使臣的官位。
汴梁如此繁华富庶,远超大宋各处。各级官吏,宁愿在汴梁挂虚衔,守冷衙mén,也不愿意去地方知一军州。被贬出外,就已经是极其严厉的惩罚了。汴梁堆积了太多资源和人才,资源过多,就推动了世风日趋奢靡。人才过多又没那么多事情,就推动了朝堂党争。每年大宋财政收入,至少有三成消耗在转运道路上,徭役也是相当繁重的一个弊政。而且汴梁周遭地势太过平坦,没有险要可守,要守卫国都,必须需要大量的军队。有宋一世,在军队数字上都在不断膨胀。
当时艺祖开国,曾谓定都于此,今后百年必为世上所困。曾经筹划迁都洛阳,烛光斧影之后,此议遂寝。到了现在,已经膨胀发展得远超这个时代的汴梁,的的确确已经成为了大宋一个沉重的负担。
纵然如此世界最为富庶,最为繁荣的大宋帝国全国之力供养之下的汴梁,也就有了空前的壮观都丽,而此时此刻,这个汴梁城,就横亘在从燕地冒两年风霜,经历甲。宋甲甲叶片甚大,打磨之后,闪耀生光。每营前排军汉全是jing心选出来的陕西大汉,穿着武库里面翻出来的步人甲,也都打磨过,而且甲叶连接处装饰有锦缎,看出去花花绿绿的一大片,煞是好看。
这些壮健军汉举着军中各式旗幡,连绵成一片。有营认旗,军将认旗,号令旗,分队旗,甚而还有纯用以装饰的彩旗。都用上好锦缎制备卖相极好。这几千人列队而进,御街不过四里长,队伍尾巴还在朱雀mén南面,看起来竟然有无穷无尽之势。
赵佶长在深宫,未曾离开富丽繁华的汴梁一步,禁军虽然有所演,但是这些连队伍都站不齐,盔甲都穿不动,几十年不曾打仗的军汉,如何比得过也算是久经战事,还有王禀这等知兵之人整顿过的哪怕是败残余部的环庆军?
当下就面露喜sè,低声道:“环庆军也是如此雄壮?北伐之师jing锐若此,虽然有所反复,拿下燕京看来也是意料中事。前面军报,只怕有不尽不实之处,环庆军也未必没有出力,要不然怎么伤损了那么多健儿?调环庆军入卫,正是好决断!”
听到赵佶的低声夸赞,梁师成脸上顿时就泛出了得sè,赶紧深自收敛,还是那副恭谨忠厚的样子,低声道:“调环庆军入卫,正是枢密副使吴敏决断。官家既然赏识,看来西府还未曾办错事。”
赵佶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在御座上坐得更加直了。等候王禀诸将上前。梁师成抬头,向蔡京那里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就看见蔡京白须飘拂,神sè宁定。梁师成心里咒骂一声:“老匹夫,此刻还要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