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第一百二十四章 禁军财计(三之补)(2 / 3)

宋时归 天使奥斯卡 4514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萧言和方腾几方面使力,今日才来到高俅养病精舍所在。自家人将来地位,赵佶的谕旨,已经让高俅避无可避,必须要和萧言谈及禁军经费财计之事了。饶是早有心理准备,在这一大笔资财砸得高俅再也绷不住任何矜持,主动开口提起这个话题之后,两人也忍不住绷紧了心思。萧言和方腾都深知禁军经费财计事要下手是如何艰难,所涉及的这么庞大一个利益团体是如何难以对付,但是这个时侯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要是能得掌禁军十多年的高俅最后的帮助,这无比艰难之事成功的把握才能多上几分。这个病得快要死的高太尉,实在是相当关键的人物!

看着高俅定定的看着自己,萧言也沉默了少顷,然后才拱手开口:“…………禁军自后周传承至今,已垂百余年,每年国家瞻军之资,单单是三衙,又何止数千万贯?其间牵扯太深太广,萧某人如何能不深知?然则如今国家多事,财用匮乏,辽国虽灭,女真却又次第兴起,西贼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兼国中多事,国家用度,有增无减。国家每年几千万资财养数十万不能上阵之军,长此以往,又伊于胡底?萧某南归之人,受圣人殊恩,与都门中事并无多少牵连,只有不避斧钺,毅然行此罪人无数之事…………太尉也深受圣人殊恩,此时此刻,但请太尉有以教我!”

高俅静静的听着萧言在那里慷慨激昂的表白,脸上半点表情也无。萧言说到他掌管了十余年的都门禁军无一卒可以上阵,他也没有什么受到冒犯的怒意。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这么多年积弊下来,也不是他高俅一人的罪过。而且要死之人,计较这个实在有些划不来。

听到萧言义正词严的说完,高俅不以为然的笑笑,有气无力的开口:“显谟为枢密院副都承旨,开衙署行检查两路禁军经费财计事,两路驻泊禁军数目几何,每年瞻军之资多少,其间情形,显谟心中可有虚实之数?”

萧言回望方腾一眼,一直在旁边一言不发的方腾挑眉开口:“…………京畿路,京西南路,驻泊禁军马步凡一千五百七十七指挥,兵册实数六十一万九千五百有奇,马骡三万七千八百余。另入册驻泊禁军之匠作,之工役,之堂除小吏,名册实有三万五千二百余。每年瞻军之资,粮米凡二百六十余万石,马料凡五十九万四千余石,草数百万束。给钱名目凡军饷,凡犒赏,凡衣袍,凡盐菜,凡公使钱,凡坐粜钱,凡折役钱,凡河工折军钱等名目不一,总支放三千一百三十五万贯有奇,另有匠作物料钱,转运钱,工役堂除小吏工事钱,仓场钱等,年支放四百九十二万贯有奇…………枢密院架阁库中,文卷浩繁,历年变动更是频繁,主事之人,也莫不能一,学生综而核之,得出此大略之数,其间虚实到底如何,还请太尉明示。”

高俅讶然的看着方腾,都门禁军这么巨大一个摊子,而且这些年编制频繁变化,有些军马调走了还在都门禁军中坐支各种费用,甚而有的军马裁撤了仍然在帐册上面有开销。蔡京几年前选了八万拱卫禁军出来更是一笔糊涂烂帐。谁都难以将其料理清楚。可是眼前这个同样和萧言一样名声鹊起,身为正统士大夫出身却跟着一个南来子奔走的方腾,却将其大略报得清清楚楚,虽然他也不知道实在数字是多少,但是十几年的经验也让他知道这些数字大概是不错的,把这些烂帐综而核之得出一个确切范围,就已经是极难得本事了!

萧言偷偷看向方腾,一脸你辛苦了的表情。方腾却不搭理他。

自从开立衙署以来,萧言没做什么其他事情,就是名正言顺的调来卷宗,想了解自己要下手整理的糊涂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看着不断送来,称得上满坑满谷的各种卷宗,萧言顿时就觉得麻了爪子。

大宋已经是官僚统治的王朝,这个官僚统治的细密程度不仅远迈前代,比起后世明清也是超过甚多。但凡是官僚统治,就意味是无比琐碎细密,多得可以吓死人的文书表册。让萧言钻进去整理这些东西,还不如砍死他拉倒。让当初口口声声说要用新鲜手段将这里一切整顿得水落石出,明明白白的萧言萧显谟顿时溜了号,将所有工作全部推倒了方腾身上。

还好方腾明敏,又博闻强记,整理这些帐册再合适不过,在哪里看到了一个条目就再难忘记,加上在东川洼网罗的,现在基本上给萧言当作帐房先生使用的左聊寄实在是在数字上有自己造诣,积千累万,分毫不爽,摆起算筹比萧言自己用笔列等式算得还快。这两个出奇的聪明人加在一起,只观大略,不及细务,总算是算出了大概数字,却已经累得不浅。现在好歹算是在高俅面前没坍了场面。

这个数字,的确是惊人。大宋一年财政收入顶峰时期过亿贯,三成养官和皇室支用及其他行政开支,其他都是用来瞻军。这些年还年年闹出亏空来。都门禁军,基本上不打仗,也上不得阵了,全国每年军费在其间占了一半还多。更不用说每年耗费巨大运送到汴梁的四百万石漕粮也是都门禁军耗用了一大半。如此每年都有的巨额开支,养的却是一群废物。仰赖于这样巨额财政支出的利益团体之强大,也可想而知!

方腾报完这个数字,高俅靠在榻上,露出一丝嘲讽笑意。也不知道他今日做了什么特别的准备,这么一个重病之人,说起话来仍然清清楚楚,条理分明:“…………六十余万人,一年三千多万贯钱,两百多万石粮。萧显谟、方中散,你们可明白这代表了什么?多少人仰仗着每年的大笔资财,多少人在其间分润下手。某为殿帅执掌三衙,也未尝不想为官家节省一些,可仍然动手不得。现在显谟经营球市子能为这些禁军将门世家生财,自然待显谟一片亲热。然则这禁军事业,才是他们传家根本,显谟弄出的这些花样,不过是锦上添花。一旦动他们这个,到时候显谟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嘴脸!…………不用说显谟了,就是高某在全盛之时,加上梁隐相,加上蔡太师,加上官家身边所有信重之臣,对于此处仍然只能由之,国朝百年,有心者不乏其人,名望根脚皆远过显谟,但是禁军还是禁军…………萧显谟,你真的想朝这泥潭里面跳么?”

一席长长的话说完,高俅今日积蓄起来的精气神已经消耗了不少,靠在榻上只是喘气。但是目中波光不减,仍然定定的看着萧言。

萧言很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最后咧嘴一笑摊手:“…………萧某是南来之人,本来就是光棍一条,别人不敢碰,我敢。为了能出人头地,在大宋立足。萧某人敢于领几百人就北渡白沟河,和成千上万的辽人拼命。在战阵上,险死还生也非止一次了,就当这条命是借来的…………别人升官,或者靠科名,或者靠家声。总有依靠牵绊,熬资历也就熬上去了。我却不成,只有做别人不敢做,不屑做之事,才有一路向上的机会。官家此刻用我,为的就是财计事,一个球市子不足以支撑萧某人今后几十年富贵,只有在禁军头上打主意。萧某人就是这个不管不顾的性子,什么都不怕,倒是让太尉见笑了。”

这番*裸的光棍话语,让一直还算是气定神闲的高俅瞪大了眼睛。此刻大宋,此刻汴梁,何尝见过这等人物?他反复打量着萧言,仿佛要将他看到骨子里也似。最后才是一笑:“显谟意气风发,却是高某人远远不及的了…………若没这三分狠劲,只怕显谟也不能到了今日地位…………官家要整理禁军经费财计事,显谟要整理禁军经费财计事。高某将死之人,官家的确传令让高某能稍稍从旁襄助,然则禁军中许多事情,高某也插手不进去,不知道显谟准备从何处下手检查整理起?高某只要还有这一口气,显谟但有所垂询,高某知道的,便说了,不知道的,也就无从说起了。等到高某不起,就是这个忙也帮不上了,还请显谟恕罪。”

这个时侯,高俅还是拿起了架子。萧言望着这个病怏怏的老头子,悄悄磨了磨牙齿。现在就该是谈价钱的时侯了,却不知道能不能打动这个死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