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梁误第一百九十七章 金梁桥前谈气数(下)(3 / 3)

宋时归 天使奥斯卡 7657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方腾嘿嘿笑出声来,一副怒极反笑的模样。站起身来,似乎就要拂袖不顾而去。而蔡京只是淡淡道:“不送。”

方腾走了两步,突然转过头来:“若是显谟请公相勉为其难,出而保住这些旧党辈,除太子心腹耿南仲宇文虚中等辈贬官为民之外,其余诸公,尽皆不动,各安其位。则公相意下如何?”

如果说前面方腾所言,还全在蔡京料中,这奇峰突起的几句话,却彻底出乎他的意料!

这就等于是让整个士大夫团体,都团结在蔡京手中。将对士大夫团体的影响力,全盘送到了蔡京手中!

萧言以薄弱根基用事,必然是要对为庞然大物的士大夫团体,都门禁军将门世家团体分化之,摧折之。激起反抗的话,少不得就要杀个尸山血海。纵然大宋因为动荡播迁,元气大伤,比起现今还要衰弱十倍。萧言凭借手中的刀,敢于杀人的威名,至少自家权位可保。

但是他现在偏偏将士大夫团体维系了下来,而且还想请蔡京出面,将这个四分五裂的士大夫团体团结起来!

这南来子,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方腾语声轻轻的,听在蔡京耳中,一句句都是蛊惑。

“…………经此一事,则公相为天下士大夫之根本。公之门第,当为大宋士大夫门第第一。公之子弟,有公相德业荫庇,何愁不能富贵传家?无论如何,数十载内不会有人对蔡家出手。若显谟有此心,则是与天下士大夫为敌。士大夫辈,也会竭力维系蔡家门第,以为标杆。公相子弟,只要稍知进退,百年世家亦是全在掌中…………公相…………这番事业遗泽,以为何如?”

蔡京是真的动心了。

富贵权位到他这等地步,岁数也到了风烛残年。关于自家权位,已经没太多奢望了。人之将去舔犊之情日深。想着的就是将这家门如何平安传下去。局势变幻莫测如此,自家那个大儿子是荒唐轻易之辈,其余数子,也都是纨绔。孙辈更无足论。稍不小心,就要破家!

而在如此朝局变幻当中,挺身而为天下士大夫辈出。维系着他们利益在朝局如此剧烈变动中而不坠。则士大夫辈,自然就以蔡京为核心。蔡家门第也成为用事之人对天下士大夫态度如何的标杆。只要后人小心一些,几十年的富贵是稳稳无人能够动摇!

此事最妙-的就是,自家是为士大夫团体出头。而不是赶着去向赵楷与萧言效忠。就算还在新君座前行礼,为的也不是自身权位而是士大夫团体利益。声名无损而尽得好处,天下怎么会有这般便宜事情?

而萧言这等精明万分的人,怎么就会将如此大的影响力双手奉上。而留下这个对他权位有莫大威胁的隐患?

斯时斯境作为纯靠军队上位的权臣,就该放手杀人才是!

蔡京目光炯炯的望向方腾,在他身上,哪里还有一点老态。双目如电,如剑如刀,锐利万分!

这是为什么?

方腾也没了刚才故作轻松的姿态。轻轻叹息了一声:“强敌在侧,大宋再乱不得了。须得尽早收拾局势…………萧显谟只是想安心统强军逐胡虏。至于将来如何看气数罢。”

蔡京轻轻摇头,只是觉得很难相信。

方腾神色木然,又解释了一句:“……,‘…,公相岁数业已高大,并无太多雄心。几年之内纵然士大夫奉公相为首,公相也不会生出多少事端来…………而显谟就可安心与胡虏一战了…………至于公相身后,就看看这气数,是不是还在大宋身上…………这又谁说得准呢?总而言之公相两边都占着便宜就是了。”

最后一句话,已然带了嘲讽意味。方腾自家也不知道现在情绪到底是什么。萧言做出了还是竭力维持大局不至决裂的决定而不是大破之后大立,以手中刀锋杀出一条通往皇位的血路出来。

作为萧言谋主,忍不住就为他深忧。作为宋人,却又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也许就是这样,自家才甘心为萧言所驱策奔走,为他忠心耿耿的效力罢?

就如此罢…………就如此罢…………将来气数如何…………

谁说得准呢?

蔡京白眉皱起,半点也没在意方腾话语当中的嘲讽。只是在那里苦苦思索。而方腾也不打扰他,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等候。

归根结底,蔡京仍然是个热衷权位之人。虽然年老雄心大减。可这本性,却是难移。不然要安心终老,为什么不悠游林泉之下,非得还要处心积虑回到相位之上?

而且蔡京,也是个极善于把握机会,为自家捞取最大好处的人。这方面的灵性,到老不减!

萧言开价,其诱惑力,蔡京实难拒绝。同样也将他算到了骨子里。

蔡京沉吟半晌,坐直身子,定定望着方腾:“老夫当求见圣人,若圣人面谕内禅于三大王,则老夫奉圣人诏,而不是奉三大王诏!其间关窍,不能错了。就是这句话,带于萧显谟面前!”

方腾叹服,这蔡京趋吉避凶的本事,还在所有人预料之上!萧言和士大夫团体两边的好处都要占尽了不说,这赵佶面前地位也要站稳了。不得赵佶亲待,他也不参与此事。将来就算是赵佶复辟,也不能追究他趋奉新君的责任。蔡家后人,门第也可保住。

简直是三方面的便宜都要占尽了!

却是这样一个人,用事数十年。秉政大宋,孜孜全为自家权位计。此时此刻,各方面还都要借重于他。

大宋气数,只怕也有一小半是消磨在他手上罢?

萧显谟也正是因为蔡京为人行事如此,才不怕将他推到如此地位,统合大宋士大夫团体罢?

想及如此,方腾在心中悠悠一叹。

“…………显谟此刻,正在奉请圣人移驾。公相所请,显谟必然答允。将来朝局,还望公相出任艰巨,勉为维持了。”

蔡京摆摆手,再不多说什么。而方腾也就深施一礼,告退而出。

当方腾出外,蔡京却呆坐在榻上,皱眉苦思。最后一叹。

“…………既生此人,行事既果决又能顾全大局,不惜委曲求全…………难道大宋气数,真的时势易移了?”</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