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补天裂第十八章 千骑卷 平冈(五)(2 / 3)

宋时归 天使奥斯卡 2992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是作为文臣士大夫之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不然实际统治了大宋百余年的文臣士大夫体系,如何会将蔡京推出来。还给了他人臣从未拥有过的权柄?

身在巅峰,看似风光,实则危险。

五代记忆未远,留给现今地位高高在上的文臣们记忆太过惨痛。武夫当国,文臣直如奴婢。一次兵变,一次换皇帝,一次军阀之间攻战,就是砍瓜切菜般的血洗一次。就算侥幸得生,无非也就是在武夫军权的缝隙中苟延残喘,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明日。

大宋建立以来。所有制度建设,所有统治方式。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防范武臣。压制武臣!文臣士大夫们,绝不容许这些武夫辈再翻身过来!

所以凭借军权起家的萧言,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要不就被萧言彻底打服,要不文臣们就要疯狂的反攻倒算!如此潮流趋势,哪怕蔡京如此地位,也无法抗拒。

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人可以背叛自己的阶层,但是阶层不会背叛自己的阶层。

与其最后被裹挟其中,随波沉浮。然后作为文臣之首还得承担一切后果。不如在萧言羽翼未丰,根基未固之际。由自己主持。只要一有机会,就果断行事!

如此惠及整个统治阶层的举动。才是真正保住自家富贵与大宋同始终的行为。

其间胜算,蔡京仔细推敲。至少有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归诸天命而已。真的让萧言势力壮大了,他们这些人等,难道又有什么好下场不成?前朝旧臣,从来都是清洗的对象。

此刻投效萧言,当然是一个选择。可是谁又会在此刻去投效根基薄弱,随时摇摇欲坠的萧言这股势力?

又不能投效,又不能坐看他壮大,唯一选择,就是尽早动手。不管如何选择,总比优柔寡断,错过时机的好。更别说现今细算双方实力对比,蔡京这一方,还在萧言之上!

做出这个决断,别看蔡京人前都是风度闲淡,举止若定。只有身边贴身侍女,才知道这个老人思虑得有多深,纠结得有多苦痛!

可是这些思虑,又何必与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说?

他的眼光,只能看到眼前一点,也只在他自己身上。只要还能能力,全他富贵,也就罢了。

蔡京这一沉默,就是长久。蔡攸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正被看得发毛之际,就听见蔡京悠悠长叹一声。

“攸儿,再过两天,你便告病在家。某遣几名心腹管事,护送你出京去河北之地暂时住一阵也罢。汴梁的事情,你就不要参与其间了。若是为父有什么思虑不及处,汴梁近日有变。你便归去木兰陂老家罢。一时之间,变乱还波及不到那里。若然无事,过些时日再回汴梁。那时候你便一世荒唐任性,也只随你。”

蔡京容色,随着这番话语,显露出深深的疲惫。再无执掌权柄几十年的重臣气度。反倒是这些年来,难得对这个儿子的慈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