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伯伯会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没有脱离事件发展可能的概率。”乔泽总结道。</p>
李建高不知道说什么好了。</p>
他想问的被人误会会不会让乔泽心里不好受,乔泽告诉他,这种看法很正常,所以无需介怀。</p>
好吧,这很乔泽。</p>
“其实我来主要是问问你,打算如何收尾这件事。我觉得咱们应该主动声明科恩大学的那篇论文跟我们无关。”李建高连忙说道。</p>
两人单独谈话,一旦进入乔泽的节奏,有些东西会让他很难理解。</p>
“嗯,他们这篇论文质量的确不高。”</p>
“额……那行,回头我写封信。”</p>
“对了,李叔叔,我让谭景荣打印了些论文,已经帮你排好了顺序,都是有针对性的补足理论部分。尽量开学前看完,对你的帮助会很大。”</p>
李建高下意识的看了眼谭景荣放在客厅一角的箱子,想到谭景荣搬起来都吃力的样子,突然觉得有些头大。</p>
“这是多少篇论文啊?”</p>
“不多,一百篇。”</p>
李建高:“……”</p>
这一刻,李建高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高中时被数不清的作业所支配的恐惧。</p>
这家伙,玩真的啊!</p>
……</p>
“谭景荣,这边。”</p>
刚刚上到三食堂三楼的谭景荣便听到左杰热情的招呼声,遁声看去,这家伙已经点好了菜,坐在正对着楼梯口的雅座等着了。</p>
谭景荣连忙加快了脚步,走过去,坐到了左杰对面。</p>
“怎么这么晚啊?项目组事情还挺多吧?”左杰堆着笑容问道。</p>
“嗯,也不是。刚刚李导过去,耽误了一会。”谭景荣老实的答道。</p>
“今天李导也去了?那你帮我问了没?”左杰希冀的问道。</p>
……</p>
没错,左同学此时是真的后悔了。</p>
事情得从昨天说起。</p>
久未在小群里冒泡的大师兄突然在群里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谭景荣,厉害了呀!论文都上国际顶刊了,还是二作!!!”</p>
当时这句话就把左杰给震撼到了。</p>
谭景荣是个水平,他还能不知道吗?</p>
不说比他差吧,起码两人是在同一个水准的。</p>
这家伙竟然能在顶刊论文上混二作?</p>
当时他就认为大师兄大概是搞错了。</p>
然而没等他说话,大师兄就在群里发了个链接。</p>
左杰点进去一看,发现还真是上顶刊了。</p>
通讯是导师,一作的名字有些熟,二作还真就是谭景荣,至于三作,他没听说过。</p>
还没等他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谭景荣这货便在群里发了个憨厚的笑容,随后回道:“论文其实乔泽写的,导师润色,我就是个打杂的。”</p>
“别谦虚了,就算是打杂能在这种期刊上混个二作也很厉害了,以后说不得我还得找你抱大腿了。”</p>
“师兄客气了。”</p>
群里短短几句话,直让左杰感觉如同被百爪挠心。</p>
飞快的点开微信私聊问了句:“谭景荣,啥情况啊?你上顶刊二作了?”</p>
“额……就是上次老板叫我们去说的那个项目啊。项目做出成果了,然后发了论文,然后导师建议乔泽给了我个二作。”谭景荣言简意赅的解释了句。</p>
“项目这么快就出成果了?不是月初才找的我们了吗?”</p>
“是啊!他们做项目的确好快的。”</p>
看着聊天的回复,左杰顿时觉得有些绷不住了。</p>
他甚至感觉李建高有些偏心了。</p>
既然是这么好的项目,当时怎么不说呢?</p>
还来个自愿决定。</p>
左杰甚至怀疑李建高是不是提前跟谭景荣通过气。</p>
在回话时难免多了一丝酸味:“那恭喜你啊,哎,二十多天就能发一篇顶刊,你可赚大了。”</p>
“嗯,谢谢。不过应该不止一篇,课题组已经准备了四篇论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