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的辛苦很难量化,但用脑过度后的疲惫感,却一点也不比体力消耗一空后好受。</p>
至于学校高层的想法,其实更简单。</p>
乔泽懒得参加饭局其实更好。</p>
事实已经无数次证明,跟乔泽一起吃饭,并不是一件会让人感觉愉快的事情。</p>
恰好相反,大家一起聊聊关于乔泽搞出的新数学,还能让气氛更为和谐。</p>
就好像这个时候,爱德华一直跟舒尔茨聊的很热闹。</p>
“乔构造了超越直接的额外维度,这也是他今天讲的内容极难被理解的原因。所以如果他是对的,那么在未来将会影响规范场的演化。”</p>
“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约定其导数的时候,我觉得可以被解释为规范场在某些能级上发生了非常规的相互作用,导致场的行为与传统的线性规范场理论有所不同。”</p>
“哈哈,威腾先生,伱的意思是,觉得乔泽的推导是正确的,对吗?”作为接待方,混上桌的徐大江见缝插针的问了句。</p>
“我暂时还不方便点评是否正确,这个工作还是先交给超算吧。”爱德华·威腾微笑着,滴水不漏的回了句。</p>
这时舒尔茨则是好奇的问道:“徐院长,难道乔泽今天公布的结果竟然还没有经过超算的验证?”</p>
徐大江挂在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p>
他算是理解为什么跟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聊天时一定要谨言慎行了。</p>
对方竟能从他随口一句话中就找到真相的脉络。</p>
这谁能不心累?</p>
咋说呢?</p>
大意了啊!</p>
然而此时一张桌上十多个人目光都集中了他身上,不回答都不行了。</p>
“嗯,事情是这样的,你们也知道这些日子乔泽一直在闭关。他其实是昨天晚上才刚刚推导出了结果。还没来得及经过验证。他觉得应该把这个结果交给世界去验证……”</p>
聚集了学校领导跟一众世界顶级学者的饭桌上顿时安静了下来。</p>
所有人开始面面相觑。</p>
这得是有多么大无畏的勇气啊!又或者说这对自己有多自信啊!</p>
没有经过验证就敢直接公布结果的?</p>
要知道今天这场报告会,本来乔泽只需要把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证明随便讲讲就够了。</p>
今天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再开一次报告会,但他竟然这都等不及了?哪怕等验证了之后,报告会再多加一天呢?</p>
十多岁的孩子,为什么如此心急?</p>
好在徐大江立刻反应了过来,看了看表,然后脸露微笑,分外自信的说道:“大家不必忧心,快了,再过十多个小时,就会证明乔泽肯定是对的!不瞒大家说,乔泽昨晚说了,他专门验证过一次。</p>
请访问最新地址</p>
这可是很少见的,起码做别的命题我没听说过他还会再三验证!而且……他以前一直都是对的!”</p>
“哈哈,我非常相信这一点!徐,我相信今天的晚宴上肯定能见到乔的,对吗?说起来我跟他认识很久了,还没真正的见过面。我期待他把今天所讲的内容写成完成度更高的论文,我会在《数学年刊》上给他留够版面!”</p>
洛特·杜根笑着补充了句。</p>
这是在明确的示好了,这位普林斯顿数学院的院长兼《数学年刊》的主编,算是在这一刻给了乔泽最高的礼遇。</p>
反正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p>
如果最终验证结果证明了乔泽是错的,可以当这句话没说。</p>
“好的,杜根先生,你的话我会转告给乔泽的。”徐大江同样笑着回答道。</p>
当然都是场面话,是否转告要看情况了。</p>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还是竞争者。</p>
“对了,徐院长,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你应该劝说乔把他的超螺旋空间代数由浅入深的编订成教科书。这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甚至无关方程最终验证的结果是否正确。”舒尔茨认真的说道。</p>
“当然,我想乔泽也是会有这个想法的。”徐大江连连应道。</p>
……</p>
另一边,负责接待国内诸多高校教授的李建高此时已经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p>
“李教授,你的学生今天这算是要开山立派了啊!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p>
“呵呵……”李建高笑了笑,然后举起杯喝了口茶。</p>
很尴尬,总不能说乔泽开山立派关我什么事,又不能转身离开,今天这桌上可以说都是他的前辈,甚至还有院士坐在席间。</p>
“哎,李教授,说真的乔泽今天讲的东西,跟你讲过吗?”</p>
“这个……最近我在做杰青课题,跟乔泽的联系不多。”</p>
“哦,对对对,哎,小李,我懂你,有这样一个学生压力也挺大的吧?有没有想过让人帮你分担一下啊?”</p>
好在今天李建高特意把一向跟他交好的张春雷也叫到了这一桌。</p>
“哈哈,许院士,何必呢?压力这东西避免不了,更别提是这种压力,我也想有啊,但是人家不给机会啊!你们是不知道,当初刚见到乔泽的时候,小李还想把乔泽介绍给我来着。哎,差点就成了,但人家乔泽不愿意啊!”</p>
“哦?详细说说,当时是怎么个情况?”</p>
一句话成功帮李建高解了围,众教授果然开始好奇当时的情景。</p>
“当时我们是去星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约着一起喝茶的时候,小李把乔泽带来了,一个高中生,在喝茶的时候跟我谈起了群论问题,就因为这个,让我们几个老家伙一晚上没能睡觉你们敢信?”</p>
“老张,别卖关子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p>
“呵呵……那个时候你们敢相信一个高中生,只阅读了十多分钟的论文,就能找到《数学年刊》中一篇国外群论大牛教授发的论文中有错误?敢信吗?”</p>
“这……是真的?”</p>
“哈哈,当时情况是这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