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微博的顶刊效应(1 / 3)

超神级学霸 一桶布丁 3949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乔泽当然清楚把这个构想发布出去,会在物理学界造成多大的轰动。</p>

不提直接从基础层面改写基本粒子模型了。</p>

光是提出一个大一统框架,就能够让一群人彻底疯狂了,甚至还可能是口诛笔伐。</p>

正如他跟两位院士说的那样,这些都只是一个构想,他还没完全把完美的数学结构做出来。</p>

不过乔泽并不介意这些,管杀不管埋的事情他做多了。</p>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解决了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之后,他也算是学界的权威之一了。</p>

提出一個新的乔泽机制很合理。</p>

而且乔泽抛出这个理论的框架本意,就是希望反对的声浪能更大一些。</p>

最好是能提出切实的论点跟论据来指出这个框架的缺陷。</p>

这反而能激发他的思路,帮他完善整个模型。</p>

所以为了方便物理学家们能快速理解这个模型,他还专门跟现行的希格斯机制下的基本粒子模型做了对比。</p>

在量子蕴含模型中,蕴含子起到类似于希格斯场的作用,负责赋予其他基本粒子质量。而在标准模型中,希格斯场通过与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赋予它们质量。</p>

其他诸如蕴含引力子跟引力子,蕴含电荷子跟光子,蕴含弱子跟w和z玻色子,蕴含色子与胶子相似跟区别的地方都一一注明。</p>

同时也解释了希格斯玻色子在粒子质量中产生作用的原理。</p>

即蕴含子的旋转和振动模式分两种形式,当其旋转振动模式让希格斯场处于激发态度,则会产生质量,反之则无质量甚至负质量。</p>

粗糙到能让普通人理解的说法就是可以认为这跟宏观世界的共振很相似。</p>

即为其他蕴含子的旋转跟振动,如果跟蕴含希格斯子发生共振,就会产生质量。</p>

总结便是希格斯波色子可能与其他蕴含子存在特殊的相互作用方式,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质量生成的过程。</p>

当然,对于一个基本模型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其实用性,这就需要相关的数学解释。</p>

物理学家最期待的实用性,这是模型本身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p>

只有满足这一点,才可能让一众挑剔的物理学家去思考跟试验。</p>

除此之外,新的基本模型不说得比老的基本模型完美,但起码它得有能拿得出手的优点。比如能解决在老的希格斯机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p>

如果单纯只是个新模型,那任何人都可以换个名词就来搞出一套新的基本模型,完全没法推动物理学向前发展,那样自然毫无意义。</p>

但乔泽要做的事情本就是构造一个大统一物理理论。</p>

所以就目前而言,新基本模型对比曾经的希格斯机制下的基本模型,对物理学最大的推动作用,大概就是把之前跟其他三种基本力格格不入的引力解释清楚了,以及给尚未发现的蕴含引力子一个准确的定义。</p>

并通过数学方式给出了蕴含引力子的特点,算是给了物理学家们通过大型对撞试验找到蕴含引力子的希望。</p>

在新的基本模型中,蕴含引力子是一类特殊的基本粒子,其最特殊的性质,它的任何运动模式都能跟蕴含希格斯子产生互动,从而传递引力。同时它又不会跟除蕴含希格斯子之外的其他任何粒子产生作用。</p>

换句话说蕴含引力子是一种超距粒子,不管距离多远,引力都会存在,且不被干扰,只是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指数级减弱。</p>

也因为这些特性,乔泽给出了蕴含引力子的数学公式。</p>

是引力的力量,是引力常数,和是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与蕴含希格斯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参数。</p>

同时这个公式还包含了一个指数项,表示引力子的影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p>

这个时候公式还是抽象的。</p>

基本无法验证。</p>

因为蕴含引力子跟蕴含希格斯子的相互作用很模糊。</p>

但乔泽巧妙的利用了超越几何学,引入了一个正弦函数参数),并将它加入到公式中就成了,。</p>

这个参数加入的意义就在于,物理学家们能通过这个公式直接绘制出蕴含引力子参与力矩作用的波形。</p>

换而言之,在结合了超越几何学之后,物理学家能够预先计算出蕴含引力子在每个能阶参与作用时对运动曲线的影响,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是否符合这一规律。</p>

如果每次都能符合预测,那么就间接证明了蕴含引力子的存在。从此引力也将正式量子化。</p>

没啥好说的,这又是一个得好几个诺奖才能够得上分量的发现。</p>

当然目前来说乔泽构造出的这套基本理论也不是没缺点。</p>

虽然理论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用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里的概念来验证的,目前对于乔泽来说暂时还没法用数学证明的难点就在于蕴含希格斯子的激发态或量子态可能介导质量的生成过程。</p>

这个问题又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p>

如果一定要较真的话,乔泽研究的这个系列已经具备了纲领的雏形,他的学术思想已经包含到了理学的各个领域,代数、几何、物理,乃至于大统一……</p>

而且他还如此年轻。</p>

这绝对是件让无数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p>

对于学术界许多人而言,大概已经不敢想象乔泽的未来能到什么地位。</p>

但此刻摆在乔泽面前的问题是,他用何种渠道来向外界公布他的新基本粒子模型。</p>

乔泽暂时没打算发论文。</p>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地位如果真想发论文的,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一堆的顶刊编辑还是会收的。</p>

光是冲着能将引力量子化,哪怕论文里有瑕疵,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那也是一篇顶级论文。</p>

但乔泽是完美主义者,在这套基本模型某些基本内容还没有解释清楚之前,还不打算发表。</p>

甚至论文预发表网站他都懒得发。</p>

不是名声所累,单纯是不够严谨的东西,乔泽不想发。</p>

当然也因为乔泽现在已经不需要靠刷论文来博声望,抬高地位,或者赚取学校那点奖励了。</p>

然后乔泽突然发现,如果他不通过期刊发布这东西的话,竟然没有其他渠道了。</p>

除了微信朋友圈……</p>

除此之外,他好像没有任何对外发布信息的账号。</p>

网络时代这多少有些不可想象,但却是实情。</p>

然后乔泽想到了豆豆,这家伙光是微博上就有13亿粉丝,再加上懂乎上1200万,其他各类论坛上的粉丝数加起来,大概能有15亿了。</p>

甚至很多高校教授都在自家学生的影响下通过微博关注了豆豆。</p>

或者他们不会时刻盯着豆豆的微博看,但他们的学生大概率会第一时间关注到豆豆的新微博,然后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p>

想到这里,乔泽决定把这件事还是交给豆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