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花灯节,便是碰运气的好时候。</p>
邹铭选择在花灯节开业,就是出于人流量的考虑,届时大量在外冒险的人,甚至许多宗门和家族弟子,都会前往各大坊市一聚。</p>
“原来如此。”白发老者目光一闪,颔首道,“这么说来,小友是能稳定供应这种程度的聚气散?”</p>
邹铭点头道:“那是自然。”</p>
“一百瓶。”老先生伸出一只手道,“每个月能否供应我一百瓶这个质量的聚气散?另外价格上还能不能少点?”</p>
邹铭面露难色道:“不是在下不给前辈面子,只是目前精力有限,一个月供应不了那么多,五十瓶已是我的极限,价格上前辈也知道,赵家那聚气散药性要比我这弱了不少,都要足足四十粒灵珠。”</p>
与徐慧的交谈中,他已得知青林丹药铺的聚气散药方是来自于赵家,这冯青林亦是赵家的赘婿,每月有一半的收入都得上缴。</p>
从赵家在东外街只布局了一个炼丹师的配置来看,这些筑基家族中,能够炼制这种优质聚气散的丹童、炼丹师十分短缺,且丹药种类并不丰富。</p>
一个炼丹师产能毕竟有限,看似包揽了三百户的供应,实际上要应对外来的流动修士,例如即将到来的花灯节,青林丹药铺压根吃不满东外街的市场。</p>
邹铭目前产能虽有限,但他的目标并不是在这小小的东外街。</p>
卖四十灵珠的价格,完全是为了占据例如炼丹阁、赵家这等势力无力企及的潜在市场,以及打响店铺的名气。</p>
而这潜在市场,便是同样依附于宗门与大族的筑基家族,以及坊市的流动人口。</p>
这些人或是身处某个势力,亦或在外闯荡,无疑是行走的代言人。</p>
四十灵珠的价格,与炼丹阁的收购价相差不大,其中却有着本质区别,因为每一件商品都有属于它的口碑,从而吸引到更多人。</p>
张氏作为筑基家族依附于五阳宗,每年都会向后者提供一些优质弟子,但这些弟子因为从小都在五阳宗长大,对家族的感情实际上极为淡泊。</p>
例如传闻中在五阳宗的那位筑基九层的真传弟子,其实对张氏本家这边仅仅只能称之为“靠山”。</p>
唯有自己亲自培养的子弟,那才有归属感,事事以家族利益为先。</p>
不过和青云坊的赵家一样,张氏已经传承数百年,分支旁系早就遍布五阳宗所掌控的靖国、韩国修真界,重阳山脉张氏正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分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