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夫人。”</p>
奕剑仙拱手致谢。</p>
正邪不两立,是下面人的看法。</p>
正魔两道真正的大佬,除非是生死仇敌,否则就算是见到,也是谈笑风生的居多。</p>
奕剑仙正常情况下当然懒得招惹合欢圣女这种魔道巨擘。</p>
甚至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和余老魔为敌。</p>
问题是余老魔主动来找他的麻烦,奕剑仙也很无奈,他都被打懵了。</p>
合欢圣女向奕剑仙颔首致歉:“剑仙今日有此劫难,皆因我故。”</p>
奕剑仙没有反驳。</p>
余老魔说的很清楚。</p>
之所以找他麻烦,就是以为他和合欢圣女有勾结。</p>
奕剑仙感觉自己很冤。</p>
他和合欢圣女真没什么交情。</p>
相反,他被合欢圣女坑了一把大的。</p>
“圣女,老夫有一事不解。”</p>
“剑仙好奇本宫为何会给季长生写信?”</p>
奕剑仙点头。</p>
他确认长公主和天魔教什么关系。</p>
到了他这种境界,是不会随便怀疑自己的。</p>
但是季长生拿出的那封书信上有合欢圣女的桃花印记,这个做不了假。</p>
所以现在全天下人都以为他为了利益在颠倒黑白,就连余老魔都认为他和合欢圣女有私下合作。</p>
奕剑仙就很想骂娘。</p>
但凡合欢圣女实力弱一点,他现在就不是这番语气了。</p>
然后听到合欢圣女笑吟吟的话,奕剑仙面色愈发难看:</p>
“当然是为了坑剑仙你啊!”</p>
奕剑仙:“……”</p>
艹。</p>
你都不装一下的吗?</p>
合欢圣女表示,不用装。</p>
“剑仙算的自然是对的,长公主和圣教毫无关系,本宫自然也不认识那个女人。”合欢圣女声音中满是笑意:“本宫给季长生写信,当然也不是为了救那个女人,是为了拖剑仙你下水。”</p>
看着奕剑仙愈发铁青的脸色,合欢圣女心情十分愉悦:“本宫一封书信,剑仙身败名裂。天下人都不耻剑仙,余老魔也认为剑仙和本宫勾结在了一起。正魔两道,现如今只有本宫能救你,本宫何乐而不为呢?”</p>
说到这里,合欢圣女居高临下的向奕剑仙发出了邀请:“剑仙,可愿做本宫门下走狗?”</p>
奕剑仙深吸了一口气,剑气冲天:“圣女何以如此欺老夫?”</p>
合欢圣女的回答云淡风轻:“因为你在五大剑仙里最弱,却在五大剑仙里最有钱!”</p>
奕剑仙杀意满腔。</p>
他很憋屈。</p>
“剑客,宁折不弯。”奕剑仙做好了再次大战的准备:“圣女小觑了老夫的风骨。”</p>
合欢圣女再次温柔一笑:“一把剑沾上了铜臭味,还有什么风骨?三百年前的你,还让本宫高看一眼。现在,不过是一具行将就木的尸体罢了。剑仙,跪在本宫脚下,本宫为你延寿一百载,你只需要百年内替本宫做三件事。否则,断剑便在今日!”</p>
桃花漫天。</p>
合欢圣女面带微笑,神情冷漠。</p>
奕剑仙此时深刻共情了余老魔对合欢圣女的话:</p>
“毒妇!”</p>
“多谢夸奖!”</p>
……</p>
半天后。</p>
季长生接到了宝的反馈:</p>
“你父亲平安无事回到圣教了。”</p>
季长生松了一口气。</p>
便宜父亲没事就好。</p>
“天机子也臣服了本宫。”</p>
季长生:“?”</p>
合欢圣女解释道:“天机子害怕余老魔报复,哭着喊着跪在我脚下求本宫的庇护,我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不过宝你放心,我对你才是真爱。天机子就是一把剑,用完就可以扔,反正他本来就快死了。”</p>
奕剑仙本就只剩下几十年的寿命。</p>
和余老魔下了一盘魔剑生死棋,让奕剑仙本就不多的寿命愈发岌岌可危。</p>
这也是合欢圣女有把握收服奕剑仙的最大原因。</p>
但凡奕剑仙时间还长,他肯定会奋力一搏,绝不会臣服她。</p>
可是现在奕剑仙已经没有了搏命的资本。</p>
而且在延寿的办法上,魔道的确比正道多。</p>
毕竟正道明面上讲规矩,而魔教肆无忌惮,完全做的出来血屠三万里炼制延寿丹这种事情。</p>
为了活下去,奕剑仙也只能低头。</p>
只是替剑仙级别的大能延寿要付出的代价的确惨重。</p>
如果奕剑仙年轻一百岁,在奕剑仙和季长生之间,合欢圣女估计确实会犹豫一下。</p>
现在,奕剑仙能带给她的,就远不如她在季长生身上看到的预期多了。</p>
季长生没想到合欢圣女搂草打兔子,还顺手把奕剑仙给收服了。</p>
不过他仔细想了一下,感觉问题不大。</p>
“夫人果然手段通天。”季长生拍了一记马屁:“夫人您和剑仙这种博弈太高端了,弟子暂时还没资格参与,我就在盛国行善积德就好。”</p>
合欢圣女:“嗯,放心,不影响你的计划。你该做什么做什么,我会让天机子继续指证你颠倒黑白,为整顿福地生意不择手段。”</p>
“夫人英明!”</p>
季长生还真需要奕剑仙的质疑。</p>
可以让天下百姓认为他就是在单纯的斩妖除魔,但是不能让盛国的这些权贵认为季长生真的在斩妖除魔。</p>
季长生需要让他们知道,按我说的做,你们才是正派。</p>
不听我的话,你们就是魔教妖人。</p>
长公主被秉公执法,震慑不到盛国朝廷的掌权者。</p>
长公主被栽赃陷害,才真正能震慑到盛国朝廷的掌权者。</p>
事实和季长生也预料的一样。</p>
盛国朝野,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分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