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活久见之季老魔开始反思自我(3 / 3)

别怕,我不是魔头 平层 3391 字 11个月前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太子苦笑道:“施相上位后,父皇将观音殿奉为国教,而且在明面上真的成为了疯狂的观音殿信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建寺院。上行下效,现如今齐国有很多人都笃信西方教。西方教教义导人向善,追求来生,提倡让世人多吃苦耐劳,所以齐国百姓比较能忍。”</p>

玉青青:“……”</p>

杀气逐渐沸腾。</p>

“长生,我后悔了。”</p>

“啊?”</p>

“你是对的,和这些人不应该讲规矩。”玉青青的话完全展现了她现在的心情:“施瑶如果不服,她就是黄泉宗妖人。观音殿如果不服,我替你接下来。真踏马离谱,观音殿导人向善的教义竟然能把国家变成这幅鬼样子。”</p>

季长生安慰道:“青青姐,别爆粗口,有损你的仙女形象。当然了,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殿下,我还有件事情比较疑惑,齐国有这么多油水吗?观音殿齐国分殿是怎么捞钱的?我看观音泪之前也没在齐国推广,只靠观音福地够吗?”</p>

之前在盛国是各路福地各显神通,才造就了通天商会盛国分会的“盛世”。</p>

齐国观音殿一家独大,只靠观音福地,理论上供养不了这么奢靡的花销才对。</p>

太子殿下道:“只靠观音福地当然不够,他们还有其他法子。”</p>

“什么法子?屠宰场有这么高利润?”</p>

“不是屠宰场,少主你稍等片刻,很快就知道了。”</p>

季长生确实很快就知道了。</p>

然后再次和玉青青一起风中凌乱。</p>

国师来到御书房后,齐国皇帝大喜,一把就拉住了国师的手,热切道:“国师,我们的灵石情况怎么样?”</p>

国师点了点头,道:“幸好我做了两手准备,存放在通天商会齐国分会的那批灵石被天魔教扣下,没来得及转出来。不过此前我们为了安全起见,将另一半灵石放在天禄金袍中,这些都还在。”</p>

皇帝松了一口气:“这就好,天魔教那边也要抗议,把我们的灵石取出来。通天商会出了问题,关我们齐国什么事?”</p>

“怕是有点难,天魔教这次主事的是季长生,此人十分难缠。”国师沉声道:“陛下,我们还是先保住现有的灵石吧。”</p>

“国师说的也是,正好,国库今年刚收上来的个人商税已经到账,我们需要再走一个流程。”皇帝道。</p>

国师点了点头,递过一本名册。</p>

“陛下,您的名字已经被列入门墙。从今以后,您也是我们观音殿外门弟子了,现在便可去分殿礼佛。”</p>

皇帝从善如流:“国师带路,朕现在就要修佛。施相,后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p>

“是,臣马上组织大臣上书,花重金将陛下赎回来。齐国不能没有陛下,就像观音殿不能没有菩萨。”</p>

“要尽快,天魔教来了,其他门派来的弟子也越来越多。我们要赶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成功把灵石转移出去,否则按正道仙门那些人的行事风格,白花花的灵石可能就真要便宜那些穷鬼。”</p>

“陛下放心,臣亲自督办,两天之内一定把陛下‘赎’回来。”</p>

……</p>

季长生和玉青青两个人都是懵的。</p>

玉青青精神开始恍惚:“长生,你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吗?”</p>

季长生也被这三个家伙的骚操作给整不自信了,不确定的猜测道:“他们搞钱的办法就是让狗皇帝拜入观音殿,再让齐国花重金赎回来?这么一来一回,齐国国库里的灵石就被转移到观音殿齐国分殿了?”</p>

饶是季长生见多识广,他也很少见到吃相这么难看的,所以十分不自信的看向太子殿下:“殿下,是这样吗?”</p>

太子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就是如此,几乎一年一回。观音殿能在齐国遍地开花,多亏了父皇和施相。”</p>

季长生:“……”</p>

玉青青:“……”</p>

两个土包子,被如此简单粗暴的玩法给深深的震惊了。</p>

季长生甚至罕见的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他会觉得自己在盛国的时候活干的糙呢?</p>

这不比这三个人渣干的精致多了?</p>

事实证明,季老魔还是个人。</p>

这世上有太多东西已经不是人了。</p>

玉青青身体都在颤抖,终于在一秒钟之后彻底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意。</p>

“妖人受死!”</p>

长剑出鞘。</p>

齐国皇宫,陷入一片血海。</p>

季长生拍了拍太子殿下的肩膀,反思并且道歉:“殿下,刚才是我误会你了。你说的对,齐国皇宫哪有活人,全都是已经拜入黄泉宗的死人。”</p>

太子恭敬道:“少主,您什么都好,就是心地太过善良。我们齐国之前供奉观音殿,流的血太少了,需要一场大换血才能重新焕发生机。”</p>

季长生点头:“你说的对,你说的好啊,我果然还是要虚心纳谏。”</p>

看来圣教弟子修炼,也不是不能延用老办法。</p>

天圣医馆和天圣畜牧面对齐国百姓服务。</p>

肃妖组,针对一切魔教妖人。</p>

“殿下,你去列个黄泉妖人名单,交给闻人家钰。查实之后,就可以动手。”</p>

“少主英明!”</p>

感谢诸葛纵横同学的本章说提醒,让我想到了梁武帝这个奇葩。跑去修佛让大臣花巨资赎回,是这家伙历史上干过的真事……历史和现实真是遍地灵感,一言难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