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桌砸案惊起飞鸟几对</p>
老师怒道谁还敢再睡</p>
可惜韶华不堪一醉</p>
三角函数和数对</p>
还分是钝是锐</p>
谁解其中味</p>
不会不会</p>
什么鬼</p>
心累</p>
睡</p>
这首《百字令》,简直道出了高三理科生的心声,很快就传遍了校园。</p>
老师们看得啼笑皆非,不过因为实在是有趣,也随学生们去,将之算做他们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对苦恼高三生活的一味小小调剂。</p>
还有一首《长相思·龙虾》也非常受欢迎,写得趣味横生,朗朗上口。</p>
小龙虾,大龙虾,</p>
赤甲丹螯口味佳,谁肥谁被抓。</p>
金刀叉,银刀叉,</p>
爆炒清蒸尽奢华,一斤三十八。</p>
此外也登载了一首夹川游学生的作品,张路写的《如梦令·白马银枪俏罗成》。</p>
年少轻狂桀骜,白马银枪立道。</p>
孤影破长蛇,怎抵诡谋权诰。</p>
人俏,心浩,身陨血袍仍傲。</p>
这首是旧作,这娃读完《说唐》后写的,其中充满了浓烈的中二少年的气息,但是偏偏获得了四中学生们的普遍喜爱。</p>
当然,校刊里也有真正能够体现古典文学社文学水平的东西,比如张蔚然的词牌集句《无题》。</p>
一七令难酌,百字谣句长。</p>
解语花夜沉沉,琐窗寒晚天凉。</p>
喝火令无从下手,归字谣难诉衷肠。</p>
木兰花空对映高烛,过秦楼楼高空自伤。</p>
点绛唇无绪,小重山彷徨。</p>
雨霖铃难措句,醉花阴泪满行。</p>
一斛珠碎玉满地,昭君怨寒雪盈裳。</p>
莺啼序啼尽无回路,九张机织罢叹茫茫。</p>
剩下的就是这次“斗诗会”上周至的两首《读醉翁亭记有感一二》。</p>
禽鸟噪天央,从游去五乡。何人犹着意,酾酒劝斜阳。</p>
春山万鸟鸣,羽鹭追云行。深潭石下影,真是醉翁亭。</p>
其实周至的第一首远比第二首写得好得多,但是第一首除了普及一个生僻字外,也没有多大影响。</p>
反倒是第二首,因为回文的关系,在学生群体中声名鹊起,甚至拿回家考校自己父母,作为显摆。</p>
------题外话------</p>
这一章的诗作由群里铜钱巨提供,特此鸣谢!!</p>
7017k</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