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愿意吗?”
周细伢想了想,问:“去粤省,真的会让我读书吗?”
陈静说:“当然了,你以为我们让你去干什么?”
“我不知道。”
“既然你不知道,那你为什么跟我们走呀?”
“老板娘叫我走,我只好走了。老板娘收留了我,我不能总是白吃她的饭。其实我在那里做不了很多事情,吃饭每顿都要吃很多。我早就想好了,只要有人愿意要我,哪怕是去做苦工,我也要走。”
陈静扑哧一声笑了:“你一个小孩子,想法还挺多的。”
周细伢瞟了袁静一眼,不满地说:“你也没多大,还叫我小孩子。”
陈静更乐了:“你这孩子,人小鬼大嘛。你13岁,我17岁,你说谁大?还不赶紧叫一句陈姐,姐给你买糖吃。”
陈细伢说:“你才大我4岁,得意什么。过两年我就长得比你高了,到时候我要让你叫我做哥。”
陈静看着周细伢满脸执拗的样子,笑得几乎走不动路了,对韩勇说:“勇子哥,你听到细伢说的话没有?他说以后要让我叫他做哥。”
韩勇对周细伢说:“细伢,不要没大没小。”
周细伢认准了韩勇是自己的雇主,不敢顶嘴,小声地回答道:“是,老板。”
韩勇说:“细伢,以后不要再叫我老板。我叫韩勇,你以后就叫我韩大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贞儿姐,这是小静姐,这位是于明大哥。”他挨个地向周细伢介绍着。
周细伢乖乖地按着韩勇的介绍一个个地叫过去,叫到陈静时,声音降了八度,一句“小静姐”几乎让人听不见。
把所有人都介绍完,韩勇对周细伢说:“细伢,不要怕,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大家都是穷人出身,这次把你从老板娘那里带出来,是看中你小小年纪,很有数学头脑,留在那里端盘子,太可惜了。我打算把你带回粤省去,我们在那里开了一所学校,我会请两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专家教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数学人才的。不过,眼下我们还要先去一趟上海,听老板娘说,你是从上海逃难出来的,对上海你熟吗?”
说到上海,周细伢有些难过的样子,大家都知道他是想起了在日本炸弹下丧生的家人。
“我只知道我家是在闸北,我从上海逃出来的时候,只有10岁,好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不过,如果到了那边,有些事我可能会想起来的。”周细伢认真地说。
韩勇说:“没关系,有些情况,等到了上海之后,我们再打听吧。你在上海有没有什么亲戚需要去走一下的?哪怕给他们报一个平安呢?这样吧,到时候你告诉我过去你家在什么地方,我带你去看看,一是给左邻右舍说一声,二是给你父母烧点纸。以后你就跟着我吧,好好学习,早日成才,好不好?”
“嗯,谢谢韩大哥。”周细伢答道。
韩勇叹了口气,爱怜地拍了拍周细伢的肩。一个13岁的少年,如果生活在后世,那应当天天扎在麦当劳、肯德基里跟父母撒娇的孩子,但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却让这个孩子变得如此顺从。
韩勇等人回到浦口的时候,小火轮的船主已经完成了货物装卸,就等着他们回来了。不过,由于韩勇等人付了足够的船资,船主对于他们的延误倒也没有抱怨,见他们回来就启锚了。
何继春早就回来了,对于自己到南京办的公务,他只字未提,韩勇也没有多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秘密吧,萍水相逢,许多事也不便于打听。何继春对于韩勇带回来的周细伢产生了一些兴趣,在听完韩勇介绍的情况后,他出了几道数学题考了考周细伢,发现周细伢虽然学过的数学知识不多,但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只要稍加点拨就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解答出比较复杂的问题。
“这孩子是个数学苗子,韩老弟,你把他带出来,真是做了一件好事啊。”何继春感慨道。小火轮此时正行驶在长江上,他和韩勇两个站在船舷旁聊着天。
韩勇说:“我只怕把他带回粤省后,没有好老师能够教他,别浪费了材料。”
何继春想了想,说:“我日常公务比较多,否则把他放到我身边,让他在上海受点教育,可能会好一点。这样吧,你给我留一个地址,我手里有几本不错的数学教材,回头我想办法寄给你吧。”
韩勇挺感兴趣地问:“何兄平时也喜欢数学吗?现在学数学的人可真是很少啊。”
何继春说:“只是业余爱好罢了。数学是一种大脑体操,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说,其吸引力不亚于听戏啊。我年轻时候得名师指点过一段,对于数学有些偏好。不过现在成天为生计而奔忙,也没时间再看了。”
毕竟事后如何,请听下回分解。</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