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湖西(四)(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在抓斗被蒸汽绞盘吊出水面后,操纵蒸汽吊杆的工人将转动蒸汽吊杆到船舯部的泥舱(或随行的泥驳船)内,将淤泥倾倒进去。然后再转回挖掘地点,进行下一次挖泥工作。这种船吃水浅、效率高、适应性强,每小时可挖淤泥40立方米(约120吨)以上,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机器没有出故障的情况下),效率堪比2500-3000名挖河工人。

而为了防止船只在工作中出现意外——主要是船只侧翻。船的两侧特意建造成了斜坡状,并在里面加载了压底铁,以降低船只重心,尽量将船的侧倾幅度限制在5度以内。在这方面,东岸人可是有过教训的。

当初在这艘挖泥船之前,现代厂曾经还制造过一艘挖泥船,只不过那艘船重心过高,也无防侧倾设计,当抓斗在船只一侧挖泥时,恰逢涌浪和大风同时袭来。结果发生了船只侧翻的惨剧。交通部后来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将那艘船打捞上来,但最后也还是将那艘船拆解了事,损失可谓惨重。因此,这次在设计新船的时候,现代厂的技术人员们格外重视船只的安全摇摆性能,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在船只四个角上各安装了四个500公斤重的定位锚,以进一步稳固船身。

马力的大力水手系列蒸汽机作为动力,单螺旋桨推进,航速3节。目前已经开进到了卡马匡河入湖口的大丰堡,开始进行挖泥作业。现代厂的厂长韦华、总工程师张啸也陪着交通部的几位官员们一起来观看挖泥船的工作,不过他们当然没坐在这艘被命名为“清塘军1号”的挖泥船上——他们可不想因为船只侧翻而当落汤鸡,而是坐在一艘刚刚完工没多久的1200吨级移民专用船“火箭”号上面。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现代厂在新招募了一批人员后,扩充了一个新船台,然后开工建造了第三艘这种移民专用船。前阵子刚刚完工,然后便和这条挖泥船一起拉出来到湖里进行试航。现在该厂三个船台基本上都已经满了,除了一个船台正在为某条主力战舰进行蒸汽化技改后,另外两个船台目前正在上马新的1150吨级蒸汽机帆船。差不多到5月底的时候就能完工,然后加入黑水临时派遣舰队的序列,前往东方运输移民。

“挖泥的速度还是很慢啊。”韦华看了看“清塘军1号”的抓斗在铰链的作用下死死闭紧并缓缓升出水面后,朝站在身侧的张啸说道:“我记得现代的挖泥船,同样容积的抓斗,每小时可以挖120-150立方的淤泥,速度比这个快多了啊。”

“老大,你也不看看后世那些船只用的柴油发动机功率多强。”张啸有些无奈地小声说道,“我们能以这个体积的气缸做出如此高输出功率的蒸汽机已经很不错啦,往上提高的空间真的不太多了,除非降低安全标准,或者钢厂那边干脆给我们解决气缸壁的材料难题。不然,这大力水手蒸汽机也就这样了。凑合着用吧,我看清塘军还不错,每小时能挖四五十立方米的淤泥呢,如果运行得好的话,五六十也不是没可能,这可顶好几千人的工作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