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为王前驱(一)(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然了,如果这船只运载的是货物,那么就没有大碍了。只要小心一些,基本上南印度洋理论上是可以全年通航的,毕竟货物可不会生病。

这几艘东非运输公司的船只装运这些雇佣兵抵达西澳地区的孤山港后,将在那里对船只进行维护保养,然后顺便再装载一些远东的稀罕货物返回本土。这些货物种类繁杂,一般是药材、皮毛、动植物、书籍古玩玉器、茶叶瓷器丝帛以及一些捕获的澳洲土著——按照政策,原住民尽量要异地安置,因此这些澳洲土著将尽量“消耗”在新华夏岛。…

德国黑森雇佣军集体运输到远东充当炮灰,和他们一同前来的波兰战俘们的景况则要差很多。他们如今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算是华夏东岸共和国政府的契约奴,每个人都要在新华夏岛的国营种植园、煤矿、码头、伐木场等场所工作满五年,才能获得自由民身份。而这,无疑意味着他们极高的死亡率。但这又如何呢?东岸共和国将他们从克里米亚鞑靼人手里买回来,可不是为了当大爷供起来的,而是用来干活的!无论是挖煤、伐木、种地还是干苦力,又或者是深入雨林开拓领土、讨伐野蛮人,总之是不会让他们闲着的。

想要获得自由,可以!先好好干个五年再说!五年后,你就可以在新华夏岛落籍,然后拿着上头发给你的遣散费去购置土地、房屋和牲畜,如果还有余钱的话,还可以再娶上一房媳妇。前途是美好的,但你首先得在满是蚊虫、疾病和野蛮人袭击的危险环境中熬过地狱般的五年!说实话,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刷掉很多人了,可想而知,这一千五百余名波兰战俘五年后还活着的可能将没有几个——事实上能有三五百就不错了。

1649年11月底,新来的一千五百多名波兰战俘在东岸民兵的“护送”下分赴各地,其中五百人去到了塔城煤矿,五百人去到了归化港的剑麻、咖啡种植园,最后剩下的人则全部被打发到了棉河港的棉花种植园内。从现在开始到接下来的五年内,他们将用自己的双手为东岸人创造效益,所谓为王前驱,便如是也。(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为王前驱(一)。

第三十六章 为王前驱(一) ,: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