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附属地建设(三)(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而在与东岸人愉快地敲定了皮毛、油脂贸易的细节后,马里奥又应邀到南铁沿线进行了一番参观,此刻便参观到了青泥洼堡。虽然这种参观多半流于走马观花,但已经足以让马里奥了解很多东西了——他现在真的有点相信东岸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擅长建设的族群。

就比如眼前这个设立才区区几个月的定居点青泥洼堡主城区内,东岸人已经在这里修建了17栋砖瓦建筑(面积达636平方米)、一个养鸭场(芦苇编织的鸭棚)、一个牲畜栏(共有牛羊百余只)。除此之外的面积除预留给以后修建军营、仓库和公司办公场所等设施的面积外,大部分都已以宅基地、耕地的形式分发给了本地新来的两千五百余名移民。

而更夸张的是,不知道是主政本地的东岸官员的特殊嗜好还是上级另有指令,东岸人竟然在这个湿地范围较大的戈壁绿洲内,利用当地的资源在城区外修建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修养场所:有公园、运动场以及散步场所。当然了,此时这些休养场所仍然较为粗陋,仅仅只是一个雏形罢了。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南铁公司财务状况的好转,这些场所的建设将开始逐步深入,并最终成为本地居民们脑海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不过马里奥不知道的是,在青泥洼修建供民众运动的场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在南铁公司的规划中,在湿地的另一侧,此时已经修建完毕了一个面积更大的建筑:“南铁疗养院”以及一座“南铁医院”。毋庸置疑,南铁公司对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是极为重视的,他们可不想让铁道附属地变成像本土那样时不时爆发个什么流行病一样而导致人口大量损失。

南铁疗养院里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大概就是结核病疗养部了(%)。之前南铁地区患上结核病的患者,很多被送进普通的乡村医疗室、巡回医疗组,诊治办法很少——多是中医保守疗法,预防措施同样也不多,造成的危害比较大。

在青泥洼堡这个定居点甫一设立的时候,南铁疗养院便几乎也同时开工,并先于青泥洼堡主体城区完工,总造价超过了6500元。就这所疗养院的完善及设计的新颖程度而言,在此时的东岸本土除首都的东方疗养院外也找不出第二家了。

南铁疗养院建成后几乎就立即投入了使用,截止目前才短短两三个月,结核病疗养部全部108张病床已全部被病人占了去,再无一张空位,而等待入院疗养病人甚至还有数十人。令人悲伤的一个事实是,南铁疗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病情好转的人很少,恢复工作能力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陆陆续续死亡了。南铁疗养院存在的意义,仅仅是给这些为建设南铁而不幸患病的人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过得更舒服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