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查尔斯挺看不起这帮葡萄牙人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小国从上到下都和他们的邻国西班牙差不多,是一个畸形的、日暮西山的国家。因为地理大发现的红利,巨量的货币财富涌入葡萄牙。这个人口不过一百五六十万的国家的人民仰赖充足的货币,而忽视自身技艺的提高,也不怎么劳动,更不爱制造工业品,久而久之就变得懒散了起来。
而更可怕的是。当这样一种状态持久之后,懒散居然成了他们这个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这着实令人惊讶无比。要知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并不是天生懒散的,在驱逐摩尔人的战争年代,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人民虔诚、坚韧、勤劳、耐战,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依靠自己的耕战体系把异教徒驱逐出去了。但好日子这才过了多久?一百多年吧,伊比利亚半岛的人就懒散成这样了,其堕落速度之快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查尔斯曾经甚至坚持认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正处于衰落之中的国家。基本没有可能再度崛起了,除非他们彻底革新自己的政治、社会和思想体系,但这无疑很难——说句题外话,处于旧大陆的伊比利亚半岛都无法革新自己落后的体制,远在东方的大明就更难以靠自己的努力走出泥潭了——因为他们这两个拉丁国家,按照后世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形容中国的话来说就是,他们不但贵族**,更是“全民**”,“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到了极点”。靠自上而下的改良显然是不能振作了,必须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自下而上的革命,但这又何其艰难也。
如果把人民比做国家的胃的话,一旦这个胃虚弱不堪。那么即便这个人吃再多的食物和补品那也只是经过而已,根本不能被吸收然后变成营养传递给身体,只能任由其排泄出去。伊比利亚半岛的这两个伪土豪国家就是如此,他们根本无法生产任何东西,大量金银进入他们国家后根本留不住,它们就像是那匆匆过客。很快就离开去到了更精明的工业国家那里。
简而言之,工商业才是“消化食物”(分配财富)、为国家提供“营养”的唯一途径。如果这个国家没有一定的工业规模,那么过度的金银往往是有害的。毕竟,维持身体健康靠的是良好的消化能力,而不是贸然吃进大量食物。
葡萄牙这个国家根本没有像样的工业能力,人口也只有一百多万,因此这就是查尔斯断定他们没有希望的原因所在。荷兰虽然人口也不多,但人家的实业好歹还是有那么两下子的,比如造船、纺织、制糖、捕鱼、木材加工以及投资在瑞典的冶金产业,同时他们的海上运输业更是发达无比,因此荷兰有能力消化大量的金银,但葡萄牙没有。
“最近累西腓的情况如何?”虽然对葡萄牙比较不屑,但作为一个合格的间谍(明面上身份是商人),查尔斯先生一直不放弃任何能够打探消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