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八章 西印度洋(五)(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最近咖啡市场形势如何?”参加完酒会并说完祝酒词后,黄仪就带着秘书退了下来,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嘱咐秘书泡了一杯清茶,问起了经济问题:“商务系统的人告诉我,奥斯曼帝国又禁咖啡了,这对我们的销售形势有很大影响吧?我手头还没有最新的数据,我想知道这事情的影响有多大?”

“队长,咖啡这种商品,目前在本岛出口商品名录中位列第二位,万元的样子,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总得说起来,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出口商品了,目前主要种植区在塔城县内陆靠近高原的大斜坡上以及岛屿东南部的山岭地带,这两处地方无论是土壤、环境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宜两种咖啡豆的生长,因此种植面积颇为不小,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可低估。”秘书一听自己的主官发问,立刻如数家珍地列出了一堆数据,看来平日里做的功课还是相当不少的,这令黄仪有些满意。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如今新华夏岛的种植园经济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目前与本土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日益紧密,这从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数据就能看出去年(1669年)一整年,万元,其中蔗糖独占鳌头,计71万元,万元的棉花,两者几乎不分伯仲;第三位则是胡椒,万元(这得益于本土肉制品行业的大发展);排名第四的就是咖啡了,万元,但增长势头较为迅猛,咖啡占饮料市场的份额比例也在快速攀升;排在咖啡后面的则是剑麻、木材、可可、橡胶,万元、万元、万元,这是四个贸易额上了十万元的,其他的诸如香草、精煤、海产品、干果等都在十万元以下,就不一一列出了。

而这还仅仅是出口数字,事实上新华夏岛每年从本土进口的商品金额也相当庞大,虽然其中占多数的是转口贸易这得益于本土方面的部分让利,若搁之前,转口贸易的公司一般注册地都在本土,新华夏岛完全就是一个货栈、一个转运仓库,一点利润也落不下,但现在,在经过新华夏开拓队的极力争取后,本土已经放开了一些行业的限制,允许部分贸易公司将注册地转移到新华夏岛,这无疑促进了本岛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开拓队乃至县级政府的财政实力。

这样规模的进出口贸易,老实说,确实是相当惊人的了。新华夏岛十多万不到二十万的国民,创造出的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每年七八十万英镑),成了华夏东岸共和国最富饶的海外殖民地。也难怪这会已经有一些英国、荷兰商人请求前来这里通商了,实在是这里遍地是财富,由不得人不心动啊。更别提,上述这些贸易还给新华夏岛带来了相对丰厚的财政收入,使得他们有充足的资本开始展开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至关重要的大庆铁路计划,比如东海岸人民盼望许久的塔东铁路计划等等。

好吧,现在再让我们将话题转回到咖啡上面。

黄仪当然知道,万元并不是新华夏岛咖啡产业的全部出口额,因为本岛咖啡出口的大头还是在穆斯*林国家,更准确地说,是奥斯曼帝国、波斯和阿曼,其中奥斯曼占了绝大多数份额,波斯其次,阿曼则已经几近于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