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渗透与捆绑(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然了,东岸人又迫切的提高鲁王军队战斗力的需求,可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会免费为鲁王提供服务,那不现实,同时负担也过于沉重,不是个好的选择。最理想的方式,还是通过与宁波东岸统治区的经济合作,用贸易利润的方式,在东岸共和国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改革自己传统、陈旧、低效的军事机构,培养、任用合格的现代军事人才,添置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等等。

很显然,在鲁王军队现代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曾经在顺国存在很久的东岸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他们将重建鲁王的军事指挥系统、预备役系统、后勤供给系统,同时利用烟台学院、黑水交通学院这远东地区的两大学府帮助鲁王培养一系列的相关人才。与这些动作相比,添置一些枪炮、铠甲及其他军事装备,说起来都不是重点了,就是不知道鲁王政权配合的决心有多大了。

当然从目前看来双方迈出的第一步都很不错。鲁王政权也许真的是被清军打痛了——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因此来自传统守旧势力渐渐式微,要求改革的呼声慢慢变大,故在东岸的帮助下进行军事改革一事,问题应该不大,区别只是程度深浅而已罢了。

“这次是一个极好的机会。鲁王小朝廷内很多人对军队孱弱的战斗力感到愤怒,因此对军事改革持积极态度,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虽然理论上来说只负责经济方面的事务,但邵曙光依然当着大多数人的面指点起了军事,尤其是当台湾银行最近刚刚获批成立了一支小规模陆军的时候。

“在鲁王军中培养对我们有好感、被我们影响的军官应当是首要目标。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再让这些人一步步爬上去,能够统领军队,这里面的利益毫无疑问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不是一时半刻,而是长久的利益。”邵曙光继续高谈阔论,只听他说道:“当年我们为顺国培养了不少军官,增强了我们对这个政权的影响力,但当我们想更进一步的时候,顺国却十分警惕,他们的皇帝更是一个狡猾且清醒的家伙,打断了我们的计划。但鲁王政权却没有顺国那样的条件,他的政权辖下只有两百万人,军事体系也很原始,正是我们发挥的机会。吕特使,你们在宁波的时候,有没有商量过,大概要花费多少资金才能做到鲁王军队的初步现代化?”

“唔,初步的估算,大概是每年20-30万元,持续投入5-10年时间。毕竟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系统的重建和磨合更是需要不断的念头,所以稳妥点的话,十年可以见到成效,前提是改革中途没有被打断。”吕方捋了捋胡须,说道。

“五到十年我们倒还等得起。经绍兴府一战,清廷短时间内应该是不太敢找我们的茬了,应该可以争取到一定的和平时间。不过十年时间投入二三百万元,是不是多了点?鲁王政权现在一年税收才几个钱?浙南、浙西山多地少,自古贫瘠,能供得起吗?我们台湾银行虽然已经做好了贸易援助的计划,可是否真能达到预期目的,还是很难说呢。”邵曙光有些迟疑地自言自语道。

在他看来,鲁王这个小朝廷的控制区除了金华、衢州一带有一片面积尚算可有的山间盆地外,平原面积不多,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可想而知这经济基础有多差,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鲁王军队战斗力为何那么差,供养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