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东印度公司与南洋(二)(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因此,现在的澳门基本上就这么一个状况。商业繁荣的时代已经远去,财富也已经不再青睐这个狭窄的海滨城市,澳门开始了痛苦的转型,目前看来他们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那就是以“劳务输出”为主,商业为辅(东岸人允许他们和广东地方势力贸易,但数量有严格限制,虽然这玩意不太好监管),一同发展。

司文中尉是已故东岸海军中校(临退休前提了一级)、前“加的斯岩石”号重型巡洋舰舰长司顿的儿子,航海学校毕业,已在海军内服役超过了五个年头,目前担任一艘“星”级轻巡洋舰的代理舰长。

此番他来到澳门城,主要是为了与一个人会面,并商讨一些实际的合作事宜。此人便是西班牙王国新西班牙总督区马尼拉检审法院区院长的特使,名叫马丁内斯,从马尼拉而来,为了掩人耳目,大家没有在其他地方会面,而改在了澳门城。

马丁内斯特使前来澳门,其实也是受东岸人的邀请。当时尚未离职归国的南方开拓队队长马文强,打算执行南洋贸易战略,但苦于力量不足,帮手不够,明白无法吃独食,于是便萌生了拉别人一起干的年头。

经过多番慎重考虑和比较,马文强最终圈定了福建郑氏、澳门葡萄牙人以及马尼拉西班牙人,打算三方一起合作,建立起稳固的囊括中国、菲律宾及中南半岛诸国在内的贸易航线。在这条航线中,东岸人可以从越南采购生丝、从暹罗采购粮食、从菲律宾采购热带特产,同时将中国大陆的生丝、茶叶、瓷器及黑水生产的五金制品(甚至包括铜钱,越南此时就闹钱荒,因为铜多倍拿去铸炮打仗了)出口到上述地区,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商业航线模式,其他几方合作者也都已经表示认可,认为这其中确实存在不小的获利空间,并且是很多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他们要么是在中南半岛国家影响力有限,要么是拿不到足够的货物,要么是资金不足,总之各种原因都有,以至于多年来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能够有效利用起东亚的各条传统贸易航线,并获取利润。

比如,荷兰人将南洋特产运到中国大陆出售,换取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然后销售到日本去,获得金银及铜片。铜可以出售给中国人,可以出售给越南人,当然也可以作为压舱物带回本土销售,以尽可能地获取利润。然后他们又可以在越南收购皮革和生丝,皮革能卖给日本人做甲具,生丝当然也可以卖给日本人,但同时也可以带回欧洲本土售卖,总之各种短途贸易做得飞起,比这片海域任何人都要更专业。从这个角度考虑,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控制了香料产地及销售网络之后,荷兰人还不满足,要继续扩展更多的势力范围了,实在是这里面的利润太多,无法割舍啊。

现在东岸人也盯上了这个市场了,因此在好好筹备了一下之后,最终决定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郑经一起干,以分散风险。而在去年以来一年多的谈判和磋商中,葡萄牙、西班牙方面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大碍,唯一的障碍就只剩下福建的郑经了。如果他现在点个头,那么这个南进贸易计划很快就能施行起来,而如果他不点头,那么东岸人在经营这些航线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

或许有人会说,郑氏家族在海外的影响力一天不如一天,早就不用带他们一起玩了。这话对也不对,对的方面确实如此,郑家多年来没什么船只前往南洋做生意,影响力已大不如当年;不对的地方呢,东岸人要想和南洋贸易,其实还是需要郑氏的货源的,不然怕是数量严重不足,要少赚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