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兰州城(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袁宝第一听也是笑了。甘肃穷困,物产不丰,偏偏军事压力还很大,驻扎的兵马很多,是一个纯粹的消耗大于产出的边陲省份,需要内地协饷。陕西因为离得近的缘故,承担了很大一部分钱粮比例。以刚才他们提到的西宁卫为例,这个边塞重地目前驻有步兵六千五百,马兵二千五百,因为当地没有太多钱粮产出的缘故,绝大部分粮饷需要邻近的陕西临洮、巩昌二府支应。两地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输送大量粮食、军械、布帛、银钱到西宁卫城,有时候还要征发夫子前去修筑城寨,负担还是不轻的。

当然袁宝第的笑其实是苦笑。陕西、甘肃如今虽然都在一个总督治下,但临洮府隶于陕西,与甘肃到底是不同的省。这要是变成了一个省,临洮府的被压榨程度还不得再上一个新台阶啊!作为兰州城有名的商人,袁宝第下意识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正如那句老话将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临洮府归隶甘肃,自己固然可能会被官府摊派更多的银钱,但却也给自己染指那座煤矿提供了便利。如今谁都知道,甘肃做主的是总兵赵良栋,因为就连西安的杰书都对他非常看重,而自家当年在汉中就与赵总兵结识,多年生意做下来,关系自是不一般,逢年过节可都是走动的呢。如果临洮府真的转隶甘肃了,那么自己没准还真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呢。

要知道,现在大清搞新政,这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若是能够夺得一个并稳定开采的话,那就是就是摇钱树、聚宝盆。这也就是当兰州城以西大约两百里的山中发现一个煤田后,大家都抢破头去要开采的缘故,着实是财帛动人心啊!

而且,因为西北战事紧急的缘故,朝廷已经决意在兰州兴建一个枪炮制造工坊,就近铸造大炮、锻造枪管,以减少路途转运的成本。袁宝第曾经在城墙外的告示上看过,至今犹记得上面写的内容:“……火器之制,风气渐开,边疆多事以来,尤不得不力图自固。兰州添设局厂,制造军火枪炮,以济军用,则每年无需千里转运,地方可少一支出,于国事大有裨益……”

看看,这告示说得很明白了,西北边疆多事,枪械大炮沉重无比,转运起来开支浩大,已经成了很多地方百姓一项沉重的徭役负担。因此,朝廷打算在兰州开办一家局厂,专门生产枪炮,以济军需。

目前,这家名为兰州枪炮局的官办作坊已经在兰州城外正式开张了。听说他们还专门聘请了西洋技师数人,千里迢迢赶到兰州,指导安装机器。嗯,据说这机器也是从西洋进口的,水力机器,专门用来钻枪管,效率可比原先工匠收工打磨快二十倍,真真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而这么大一家作坊,自然是需要大量煤炭作为燃料的了。西洋人说了,他们在英吉利制造枪炮时,用的就是煤炭。而西北干旱少树,木炭昂贵无比,因此煤炭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给了很多官商们以灵感,迫使他们满世界去找煤。

临洮府和西宁卫交界处的那片煤田发现不久,目前却已经被至少五路人马盯上了。袁宝第自忖实力不俗,但也没有信心一定能拿下。毕竟这年头有头有脸的人物,哪个不是背景邦邦硬的,凭什么你袁宝第脸那么大,将煤矿给整个吃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