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南海(一)(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以上内容是来自熱那亚的“利古里亚海岸”号三桅帆船大副曼努埃尔·斯蒂法诺所写的日记。这位东岸航海学校的毕业生在熱那亚海军服役过一段时间后,为了追求高收入便加入了圣乔治商行,成了其旗下一艘远洋商船的大副。圣乔治商行与东岸关系良好,合作多多,再加上熱那亚政府的帮助,因此很容易便获得了一张前往远东明国进行贸易的许可证——由东岸海军部颁发的许可证。

“利古里亚海岸”号在经历了五个多月的长途航行后,最终疲惫不堪地抵达了广州这座南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是的,你没看过,比郑家的厦门、马尾还要繁荣得多的贸易港口——并最终进入了他们自己的货栈锚泊地。

熱那亚人想前往东方贸易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以前因为实力不允许,因此只能尽量低调。不过在与东岸共和国深入经济合作多年之后,他们的财富大大积累,逐步恢复到了当年借款给西班牙王国被坑以前的巅峰。因此,在与东岸政府进行过几次协商后,他们最终获得了海军部的批文,可以前往广州进行贸易——又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是不是?欧洲国家前往广州贸易居然要得到东岸海军的批准,而广东李家对此毫无话语权,也是没谁了。

“利古里亚海岸”号抵达黄埔港后,他们船上装载的大量铅块被东岸人全部买下,至于其他的呢绒、南洋特产、非洲象牙、珊瑚等或出发时或一路上采买的商品,则由广州的几位买办分头吃下。这些买办基本都是广东李氏政权的代言人,资金实力雄厚,货源也十分充足,因此是外国商人前来贸易的首选对象。

当然他们通过对外贸易赚来的钱是无法自己独享的,事实上他们得给大人物们上供超过一半的利润,同时还得时不时地报效军需,支持李元皓建设自己的新军,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当然即便如此,他们所获仍然十分庞大,足以让他们成为广东最豪富的那几个大家族,虽然他们在李氏军阀们看来与肥猪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