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这话是菩萨说的;难道是把小儿当祭品?(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况且.这话是菩萨说的。”</p>

狐精想了想,道:“既是如此,这唐三藏都送上门来了.你为何偏还要躲着?”</p>

“咱们是妖.唐三藏对付妖魔的手段,你又不是没听说过。”</p>

“官人却是糊涂了。”</p>

“嗯?”鹿精一愣,不知道狐精此言何意。</p>

“你是国仗,我是王后咱们不是妖。”狐妖阴恻恻说道:“况且那国王欲食用孩童之心以达长生,被国仗劝谏,才能留下一千多小儿性命留下,养在宫中.这难道不是功德?”</p>

“你是说”</p>

“昏君临朝,王后贤明,国仗拨乱反正.以此赚得三藏入宫觐见,然后一杯药酒下肚.”狐精忽将头颅抬起,与鹿精对视一处,双眸精光闪动,“这唐僧肉.岂非你我口中之物?”</p>

啊这——!</p>

鹿精心头大震,一时心动。</p>

这比丘国鹿精与狐精苟合之语,看似隐秘,实则却至少落入八耳之中。</p>

其中六耳一个就占了六只耳朵,而另外两个耳朵的主人,自然就是地府的谛听了。</p>

有些事情他憋着不能说,但似这等小料爆之无妨可以也只能讲给主人听。</p>

地藏王菩萨听了之后,表示对这事儿并没有什么兴趣,让谛听捡些更有趣的事儿来说说,比如:大圣国师王菩萨与小张太子还俗之后,去了什么地方?</p>

又比如:玉帝这些时日有没有什么别的谋划?</p>

再比如:弥勒佛为何住在琉璃净土不出来</p>

谛听甩了甩尾巴,选择闭口不言但心里却下意识往地藏王菩萨所点的这几个方向去听。</p>

可惜除了听到了几道例如“红烧狮子头”这等菜品的名字之外,一无所获。</p>

这些大能对它是有防备的,而一旦有了防备,自然就听不到了。</p>

一点都不坦荡,学学人家三藏法师,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随便儿听。</p>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p>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p>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p>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p>

且说三藏师徒在狮驼国停留月余,只等狮驼城的重建走向正轨之后,便继续启程向西。</p>

“师父,我瞧那孔雀公主八成也是对您有意思。”</p>

路上闲言不断,八戒最喜欢开腔调笑师父的情缘,他闲来无事的时候,还跟几位师兄弟细数爱慕师父的那些异性.似如蝎子精那般,八戒便大肆品评;如西梁国主,便夸耀不断</p>

然后便吃罚。</p>

这罚才刚行完不久,这呆子便又忍不住了。</p>

果不其然,没说两句,师父便让他倒立着用双手赶路.行李抵在脚上,口中咬着钉耙.</p>

惹得众人好一阵发笑。</p>

八戒且心决:“尔等不知,此乃我之修行也!”</p>

经狮驼岭一战,尤其是两仪阵中,八戒被师父以袖里乾坤收入腹中之后,便立志修行但他深知自己脾性懒惫,若凭自觉此事早晚荒废因此他才想了这样法子,把师父惹怒,叫师父来惩罚自己。</p>

而自己便能借助师父之罚而修行,可谓一举数得。</p>

就这般,众人又行了数月,过秋入冬,转眼又是一年岁末,距离灵山愈近了,只是众人心中却丝毫没有应有的激动。</p>

十年见闻,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现实摆在师徒一众的面前,很难不让人怀疑灵山大雷音寺中究竟是怎样一副景象。</p>

虽然师父总说经文无过,但即便是灵山大雷音寺中的僧人怀抱真经,都是这般模样这经文纵然传世,可当真有普渡之功?</p>

存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