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跟我们唯识宗僧众有什么关系?(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zw443sx</p>

对于天竺的佛门信徒来说,“正遍知”与“佛陀”本就没有什么差别。</p>

天竺皇帝虽然不太信佛,但天竺国情如此,也并非是人力能够轻易左右的。想要在天竺清理佛门,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p>

而他当年之所以要用心结交三藏法师,就是为了借助三藏法师的影响力,来整合天竺佛门。</p>

他此前已经有所料想,三藏法师此去灵山取经功成之后,其声势定然会更上一层楼,但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三道佛门尊号于三界传扬。</p>

可惜,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之君,并不知道三藏法师在灵山,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场盛会。</p>

天竺皇帝忽然觉着...如果是三藏法师的话,自己也不是不能信佛。</p>

却不见原本还没熄了心思的公主,不也在得知这件事情,彻底断了念想?</p>

只是...自家姑娘在看向三藏法师的神情,已经从以往的倾心爱慕,变成了如今的虔诚崇奉。大有就此出家做个女修,追随三藏法师之势。</p>

故而这件事情,也天竺皇帝也是颇为头疼,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对策来。</p>

法海能够感受到公主的情绪变化,其实在修行一途上,此等心境是非常大的忌讳,更会留下十分严重的隐患。</p>

“阿弥陀佛。”</p>

法海念了一声佛号,暂时没去看公主,而是向天竺国皇帝说道:“听太子之言,陛下不日举办无遮大会,欲以贫僧为住持?”</p>

“是。”天竺皇帝点头道:“不知圣佛意下如何?”</p>

法海笑道:“这是好事,贫僧自然不会拒绝...只是有一件事情,需先告知陛下。”</p>

“圣佛尽管言说,朕无有不允。”</p>

“贫僧立下一佛宗,唤作‘唯识宗’,不知可否在天竺立下道统传承?”</p>

天竺皇帝也并没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向三藏法师请教了一句:“不知朕可否先聆听圣佛教法?”</p>

“善!”</p>

法海自无不可,而后便简明扼要的向天竺国皇帝讲解了一些“唯识宗”的佛法精要。</p>

天竺国皇帝不喜佛门,但对于纯粹的佛法,其实并不抵触,故而其本身的佛法修为也并不低...也正是如此,在他听到“唯识教法”的时候,才更是惊为天人。</p>

相对于那些“蛊惑”百姓的佛法名目,天竺国皇帝可以非常肯定,这“唯识宗”绝对与别宗大为不同,尤其是在对佛法研究的纯粹性上,更是别宗所不能及。</p>

与其说是研究佛法,倒不如说研究“三界众生”,且要将之践行的另类法门。</p>

就连天竺皇帝本人听了之后,都险些经受不住诱惑,想要将一国事物抛下,专心去研究修行“唯识教法”。</p>

也不怪说越是佛法高深的,便越难以抵挡“唯识教法”,事实本就如此。</p>

否则佛祖为三藏法师上那三道尊号的时候,怎么不见卫道士来阻止?</p>

因为就连灵山那些最为固执的老僧,也对三藏法师的佛法十分信服,认为如来佛祖对三藏法师加升的三道尊号,本就理所应当,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p>

甚至于,他们已经准备寻个时间离开灵山,去大唐正式拜入“唯识宗”了。</p>

三藏法师对于“唯识教法”虽然并没有吝啬隐藏,但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希望能够同三藏法师本人请教。</p>

这就导致有一些心急的已经去了长安,其中难免有一些已经修成了正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虽然佛众一个没来,但菩萨与罗汉,以及一些比丘僧、比丘尼,早在大唐显现了祥云圣光。</p>

只是与以往在西洲时的隐含的高傲姿态不同,此番他们来长安,竟还颇有一番谦卑相貌。</p>

尤其他们知道大唐天子是三藏法师的结拜义兄,更是主动前去拜访,让李世民都一时有些受宠若惊之感。</p>

但他毕竟是一朝雄主,坐掌万里江山,诸邦共奉的天可汗,再加上其本身的皇帝威严之下,倒也很快就接受且适应了现状。</p>

双方一番洽谈,场面十分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