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p>
因为进了新货,简陋的珍宝阁前很热闹,一直有听到消息的工人们拿着钱赶来。</p>
现在他们不是很缺粮食了,在这里干活儿,每日都有吃的,他们赚到的工钱也能买粮食。</p>
所以每人都存有一定的粮食。</p>
倒是很缺布匹和成衣鞋袜等物,尤其是冬天了,大家衣裳漏风,鞋子都还是草鞋,更不要说袜子等物了。</p>
有了钱,他们便想为自己添置些东西,至少暖和些,日子好过点儿。</p>
赵含章早想到这点儿,从战事结束开始便让安定的汝南郡各县开始大量制作各种物资。</p>
汝南郡上蔡县章家村里,章大岩和包三柱推着手推车才进到村里,立即有眼尖的村民看见,连忙奔出来问,“大岩,我们的钱领回来了吗?”</p>
“领了,领了,一会儿上我家拿钱。”</p>
“不急,不急,”对方嘴上说着不急,脸上却笑开了花,眼睛紧盯着板车上的东西,“大岩,这是布料吗?是不是还有活儿?你可得给我们多留几匹布,我家婆娘的手艺好……”</p>
章大岩道:“那不行,县衙的管事没选中你婆娘做的衣裳,说是针脚不够细,倒是鞋子做的还成,我这次领了两百双鞋子的量,回头给嫂子二十双的量。”</p>
“二十双够她做多久啊?给个五十双吧,她带着我家闺女做,很快就做出来了。”</p>
“那不行,”章大岩一边推着板车往家走,一边拒绝,“每个人领的量都是有数的,而且管事要求严得很,大花做鞋的手艺还比不上大嫂,她做了管事要是不收,回头这材料费你还得给我。”</p>
对方立即不说话了。</p>
章大岩跟着道:“这做鞋子还是比不上做衣裳,我听县衙管事的说,手艺好的裁缝和绣娘能进绣坊呢,那做出来的衣裳是用绸缎做的,一套最少能赚五十文钱。”</p>
章聪咋舌,“这么赚钱?”</p>
“可不,”章大岩道:“所以聪哥,你也别总拘着大花,我看过了,我们村里这么多女郎,就大花手艺还不错,送到绣坊里去学,指不定能学出来。”</p>
“让她在家里纳鞋底亏了些,现在是外头流民多,使君心善,所以让我们做鞋子赈济,但过了这一波,还有多少人会往外买鞋子的?”章大岩道:“但进了绣坊就不一样了,不仅要学裁剪衣裳,刺绣,听说还学纺线织布呢,这里头凡能学到一样,将来就受用无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