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开了药方,对着丽娘说:“我再开一调理补气血的方子,过后可用起来。</p>
娘子不过十八,大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且要珍惜自身。”</p>
“哎,多谢女医师。</p>
丽娘,女医师说的可太对了!</p>
咱们家去,阿娘炖鸡汤给你喝来。”</p>
丽娘母女俩拿了李三娘开的方子,直接去往药柜上抓药去了。</p>
李三娘也顺势叫了下一个来看诊的人的号牌。</p>
没有人理会仍旧站在原地的老妇,老妇好似霜打了的茄子一般,耷拉着脸,眼见着皱纹都深了不少。</p>
老妇看了看药柜那块儿等着拿药的丽娘,灰头丧气的转身离开了。</p>
医堂里的其他人见当事人都走了,也就不再旁观看戏了,各自忙乎各自的事儿去了。</p>
只不过,想必他们今日出了医堂之后,大概都会跟自己认识的人说上两句这事儿的吧。</p>
毕竟,黎民的娱乐渠道较为稀少,这听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事儿是最为方便经济的一种娱乐方式。</p>
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觉得丽娘做的对的人多,还是认为丽娘没心没肺让人断根儿的人多了。</p>
不过,这都与李三娘不相干了的。</p>
李三娘转而对着面前的妇人问:“娘子,何处不适?”</p>
头上插着一根儿银簪子,打理的极为干净利落的妇人对着李三娘回话:“李医师,我这近日来都觉得身上潮热的厉害。</p>
按理来说,这还不到热的时候,问了全家也就我一人觉得热。</p>
哎哟,你瞧瞧,这刚才站在门口那儿站着看了这么一场,一坐下,就一头的汗。”</p>
李三娘一看,还真是,虽然过了端五后,天气已是转暖,但这可还没到出汗的时候。</p>
“我一向是个好脾气的人儿,可近日以来,我这在家是看什么都不顺眼。</p>
是哪哪儿都不顺心,这吃的菜淡了,要不是喝的水热了,就是院子里的虫儿叫,我都觉得烦躁的慌。</p>
一开始,我自己还没发觉,还是我家女娘带着孩子上门来瞧我,才觉出不对来。”</p>
妇人身后一个较为年轻的,同样头戴银簪的女娘对着看过来的妇人点头,然后看着李三娘说:“女医师,我阿娘这般,可是那妇人到了这年纪都会得的病来?”</p>
年轻妇人见李三娘惊奇,就直接解释道:“嗐,我那婆母前几年就和我阿娘这般年纪,也是脾气变了,一点儿小事儿就和我那公爹争吵来着。</p>
一开始,谁都没觉出不对,后来还是街面上的一个婶娘给点了出来,我那婆母就去瞧了医师,人家医师说是这个岁数的妇人都会如此的。</p>
给开了药来家喝,不过半月,我那婆母就平静下来了。</p>
因此,我回娘家看到阿娘如此,就想着,怕不是就是这到了年纪就得的病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