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自己的法?”</p>
易柏茫然。</p>
他倏然想起,三江郡中,井中真龙传术于他时,亦与他说过类似的话,言明佛法为他立身之法,以自悟,觉悟为上乘。</p>
但他始终不明其意。</p>
“正是如此,龙君,你瞧,那边有只玉面狸,你瞧见什没?”</p>
颠道人手指指向道庙墙边,一只慵懒四处张望的三花猫。</p>
“未成精的玉面狸?”</p>
易柏答道。</p>
玉面狸即是三花猫的雅称。</p>
“非也,龙君,仔细瞧,这只玉面狸常常在我道庙附近,正是知晓此地安全,你且唤其一声。”</p>
颠道人开口说道。</p>
易柏不解,三花猫与颠道人的修行法有什关系,但他还是照做。</p>
他朝三花猫喊了一声。</p>
三花猫顿时一个激灵,瞳孔放大,朝易柏这边张望,半响往后逃窜。</p>
“龙君,可看懂?”</p>
颠道人似来兴趣,笑着问道。</p>
“玉面狸……似在出神发愣?被我吓着,故匆忙逃窜?”</p>
易柏犹豫,半响后答道。</p>
“正是出神发愣!龙君,此玉面狸天生知晓,若得空闲,安全无危之际,自会存神,我自习之,故我存神以修行,似睡非睡,似颠非颠,焉知我是存神。”</p>
颠道人大笑说道。</p>
易柏只觉似懂非懂,如雾里看花,水里望月。</p>
“龙君莫急,此等悟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待龙君走到这一步,自会领悟。”</p>
颠道人摇头,如此说道。</p>
他说着,脸上神色又恢复呆滞,似疯似颠,一个闪身,消失不见,不知去踪。</p>
“此道人,在向我传述悟道经验?惜哉,我如今本事尚不到此等地步。”</p>
易柏心中叹息。</p>
他朝四处张望,不见颠道人,他只得以朝道庙深深一拜,转身领着四鬼离开。</p>
易柏再次带着阿念行走于山间。</p>
……</p>
转瞬之间,两月时间过去。</p>
易柏终是带着阿念,翻越闽越郡最后一座大山,站在山口。</p>
他麻木的望着身后的奇峰罗列。</p>
春时行山间二月余,走出夏时热风拂面。</p>
易柏是怎也不愿再走一遍山路了。</p>
“阿哥,我们走到了吗?这里就是山外了吗?”</p>
阿念惊喜,已察周围与闽越郡截然不同的环境。</p>
“此处是与闽越郡接壤之地,名为东碣郡,我之住所,于此地尚有一段距离,阿念,还要继续赶路。”</p>
易柏开口解释道。</p>
“阿哥,我听你的。”</p>
阿念没有闹腾,乖巧点头,朝四处张望,似对东碣郡的一切,有很大好奇心。</p>
易柏不语,牵着阿念行走。</p>
他心中盘算,要将阿念如何安置,他到底是妖,安置阿念于双龙江中,不合适,而且阿念亦无法在江中存活。</p>
想来,只得以将阿念寄托给王文之,将之抚养在海城县中。</p>
易柏行走良久。</p>
哒哒哒。</p>
他倏然听见一阵马蹄奔跑声。</p>
易柏拉住阿念,担心其被马匹冲撞到。</p>
他抬头张望,却见一人纵马奔腾。</p>
再仔细一瞧。</p>
面孔熟悉。</p>
不正是那李家二子。</p>
昔日道禅舍命相救的李家二子。</p>
此刻仍在纵马奔腾。</p>
不一会儿,身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p>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p>
易柏摇了摇头,未有多理。</p>
他从妖丹壶天取出佛策,打开佛策一阅。</p>
此为他二月余最常做的事情,阅览佛策。</p>
易柏察觉,阅览此法器佛策时,他的脑海会不自觉的观想出梵文‘阿’,进入修行状态。</p>
他知晓,法器佛策于他修行有加持效果后,得空闲时,常常拿出佛策阅览。</p>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p>
易柏一心二用,赶路时不忘修行。</p>
……</p>
又是一月之余过去。</p>
易柏终是带着阿念,回到双龙江一带。</p>
“哇!!!”</p>
阿念见着大江,惊喜不已,快步走上前,双手勺起江水,往脸上拍打,不亦乐乎。</p>
易柏未有阻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