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最为突出的政绩之一就是治理黄淮。在被委以河道总督重任前两年,时任左都御史的张鹏翮被康熙帝派去陕西查处川陕总督吴赫等侵蚀挪用百姓钱粮案。张鹏翮对贪污腐败分子进行严惩,令康熙帝十分赞赏,他曾说:“张鹏翮前往陕西,朕留心察访,果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张鹏翮右者。”</p>
御书楼在宁城小东街,坐北向南,有房屋四重,每重长三间。第一间为正房,门匾“怀冰雪堂“为康熙皇帝手书;第二重为抱厅,门上悬挂康熙皇帝手书“嘉谟伟量“匾额;第三重为厅房;第四重是二门,两侧均有小花园。整个府邸为土木穿斗结构,无附属的台、榭、亭、阁,所以显得房屋矮小。</p>
那是因为张家注重清廉家风家教的传承。</p>
多年在富庶的江南地区为官,都没有让张鹏翮放松清廉自律,对多余的财物,他始终保持警惕,分文不取。他抵任浙江巡抚后,立即退还了室内的华丽陈设,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在任上严惩贪官污吏。后来他离开浙江时,百姓纷纷拦路挽留,并将其画像绘于竹阁之上,要子孙后代“勿忘我公之惠政”。</p>
他在家训中教育子孙“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当官“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律己公廉、执事勤恪”。</p>
张家在修建御书楼时,为了节省,同时也为了不过于张扬,没有修建当时达官显贵们府邸常常要建成的台、榭、亭、阁,因此用材也一般。</p>
因为康熙皇帝亲笔题写匾额,这座张家老屋一直被称为“御书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