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与此同时。</p>

看着眼前逐渐扭曲的画面。</p>

西德尼也快速分析了眼前的局势:</p>

“在深海吞噬者被风暴之神弗加洛的权柄撕碎的同时。</p>

整个遗迹都被卷入了深渊与灵能的对撞中</p>

更何况。</p>

这里本就存在着稳定的天然聚变能源。</p>

换句话说。</p>

我们被卷入了一场以太平洋为中心试验场地制造的超大型量子对撞实验之中。”</p>

听到他这么说。</p>

在超空间中继器断断续续地链接下。</p>

尚未中断的直播忠实地记录下了眼前发生的一切:</p>

同时。</p>

美联社特邀直播间也实时连线了,接通了一位对这种现象有所研究的大牛级科研人员。</p>

那是一位穿着不修边幅的纽约大学特邀教授。</p>

他激动地说道:</p>

“这种实验数据太珍贵了。</p>

相比于欧洲的大型量子对撞机。</p>

以行星海域为单位的庞大试验场地,说不定可以真正证明‘希格斯波色子’在宏观状态的效能。”</p>

听到他这么不明不白的说法。</p>

主持人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举起话筒发问:</p>

“奥尔德里奇教授。</p>

据说您是专攻微观物理层面的顶级科学家。</p>

能帮我们具体解答一下这个证明的价值吗?”</p>

听到他这么发问。</p>

奥尔德里奇教授抓了抓自己蓬松的卷发。</p>

他的眼中泛着对知识的兴奋与渴求的光芒逐字逐句说到:</p>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p>

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p>

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由于粒子碰撞生成希子的事件概率非常稀有,大约为百亿分之一,很多其它种碰撞事件具有类似的衰变特征。</p>

为了研究这种现象。</p>

物理学者必须搜集与分析几百万亿个碰撞事件,只有显示出与希子相同衰变特征的事件才可被视为是可能的希子衰变事件。</p>

所以,直到西元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才公开确认:</p>

希格斯玻色子确实存在。</p>

同时。</p>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来德曼也曾给出它或许传播更为广泛的命名:</p>

众所周知,组成这个宇宙的两大部分为物质和能量。</p>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博士赋予物质与能源相互转换的质能方程。</p>

而质能方程的微光证明。</p>

则恰好来源于所有其他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耦合之后获得的质量。</p>

换句话说,它确实是本应属于上帝的权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