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会真猜中了吧?(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如果是很大的研究,也不可能几天就做完,有个小研究,能多发表个论文,也能算是个小成果了。</p>

其他人听完两人的对话,就着论文的话题也谈了起来。</p>

大部分都是抱怨写论文难。</p>

朱萍就干脆直接放弃了,她扯着嗓子满不在乎,“你们都是博士,我就一个普通硕士,能研究什么?我就想着,凑几篇教学论文,不难看就行了。”</p>

朱萍是最令人羡慕的。</p>

她是毕业留校的讲师,因为工作的时间比较早,签的合同是正常的工作合同,等于直接进入了体-制内,并没有其他硬性要求。</p>

当然了,因为受到学历限制,再想提升职称也不太可能。</p>

其他人,包括‘据说能提升为副教授’的张志强,暂时都只是‘临时工’,‘非升即走’可不是说说的,几年内没有足够的成果,就只能带着遗憾离开。</p>

王浩最惨,合同只有一年,大家都觉得他大概率留不下来。</p>

其实,西海大学的制度没有那么残酷,因为大学能吸引的人才有限,真正签约的博士生并不多,只要有一定的成果,就可以直接提升为副教授。</p>

比如,张志强。</p>

工作两年半时间,横向对比相对并不突出,但有了一定成果后,学校还是愿意给他提升职称待遇。</p>

一般签下的外来博士,只要不是表现太差,留下来是没有问题的。</p>

办公室里的人说着论文、职称,也好奇其他大学的情况,张志强就开口问起来,“王浩,东港怎么样?”</p>

“东港?”</p>

王浩仔细回忆了一下,有些尴尬的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是留校的。”</p>

留校,就和朱萍一样,直接签的正常工作协议。</p>

博士留校,一般短期内能提升为副教授。</p>

众人顿时投来‘怜悯’的目光,名校东港大学的留校博士,变成了西海大学的一年临时工讲师。</p>

好惨啊!</p>

王浩倒是没什么感触,他不是亲身经历者,东港大学,也只存在于记忆中。</p>

留校博士?</p>

有什么大不了?</p>

只要研发能跟的上,副教授、教授,都是可以期待的。</p>

办公室里的人正讨论的时候,有个人推门进来喊了一声,“王浩,有人找!”</p>

王浩起身出门到走廊里,就看到个西装打扮的人等在外面。</p>

“你是王浩吧!我叫郑尧军,周清源教授给我推荐的。”</p>

郑尧军满脸笑容的说道。</p>

“哦~~~”</p>

王浩答应了一声,还是不明白对方来意。</p>

郑尧军热情的拉着王浩,说道,“走,也快到饭点了,我请你。”</p>

王浩看了下时间。</p>

有人请客就干脆跟着过去了。</p>

路上。</p>

郑尧军就说起了来意,他是理学院的副教授,手里有个‘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国家科研基金项目,并申请到了十万的经费。</p>

省里还给了五万的补贴,学校给了两万补贴……</p>

加在一起有十七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