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计算机学院的争夺(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教务楼二楼会议室。</p>

理学院院长栾海平,教务书记蔡国强,科技处主任副主任李明,还有包括周清源在内的理学院三位资历深的教授,他们都看向了朱建荣。</p>

朱建荣很是郑重的说道,“大家知道王浩吧?周教授推荐的,和学校只签了一年合同,当时考虑的是,他身上有科研问题。”</p>

“周教授很有眼光。”</p>

“王浩确实是非常的出色啊!”他很认真的说道,“之前有三篇核心论文,数学计算机类,我仔细研究了,内容是傅里叶变换辅助构架数学模型,国内外互联网大公司,都非常重视这个成果。”</p>

“我听人说,阿巴云给王浩开出百万年薪,邀请他做个讲座,就花了二十万。”</p>

“这个事,我知道。”</p>

周清源开口道,“我也是听别人说,后来问了下王浩,那个成果确实很有价值。”</p>

朱建荣点头继续道,“之前我们是商量着,下学期前给王浩提升为副教授,也就是副高七级,只要做个申请,重新签合约就没问题。”</p>

其他人都跟着点头。</p>

副教授已经属于‘体-制内聘任’,受限于教学年限、资历等,他们也没有权利直接提升,而是要向省教育厅提交申请,一般省教育厅不会插手高校聘任问题,只要有几個教授签字推荐,就完全没有问题了。</p>

他们有些疑惑的看向朱建荣,事情不是都已经说定了吗?</p>

二十四岁,特别提升副教授,速度已经相当快了。</p>

如果是放在十年前,根本也不算什么,因为当时人才没有这么多,二十四岁的东港博士,可以归为‘天才’级别,来学校就会被聘任为副教授。</p>

现在人才太多了、博士太多了。</p>

哪怕是顶尖高校毕业的博士,来到大学也要先签七年合同,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积攒两年、三年的教学资历,才能留任聘为副教授。</p>

二十四岁就升为副教授,已经相当惊人了。</p>

看着其他人疑惑的眼神,朱建荣说道,“你们知道,今天王浩来科技处干什么了吗?”没等其他人说话,就直接说出答案,“他要去STACS上作报告,来问参加国际一类会议,学校资助的问题。”</p>

一句话,顿时引起一片惊讶。</p>

“STACS?你确定?不是开玩笑吧?”</p>

“王浩?STACS?”</p>

“那个德國和法國轮流举行的计算机会议?我听说过,好像门槛很高啊!”</p>

“什么研究能通过?”</p>

“咱们学校,这些年好像没听有人参加吧?不过也正常,计算机学院……哎,没几个人!”</p>

“所以——”</p>

朱建荣提高了音量,很认真的说道,“我觉得,必须要采取行动,学校一定要留下王浩。等他参加了STACS,估计其他大学都会知道了,到时候……”</p>

后面不用多说了。</p>

其他人也马上反应过来,顿时议论起来,“还能怎么留啊?再过两个月就升副教授了。”</p>

“你觉得其他大学,会不愿意给一个月七篇SCI,其中四篇核心期刊,还能申请到STACS门票的天才,一个副教授的教职?”</p>

“我们学校,好像没有竞争力啊……”</p>

“现在首先确定,他有没有考虑离开,周清源教授,你说说。”</p>

“这个……”</p>

周清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个人情感上来说,他当然希望王浩能留下,但考虑到王浩的事业,去更好的高校、去高端的科研机构,甚至去外面的大公司拿高薪,都是很不错的选择。</p>

栾海平忽然道,“升教授不实际,以他目前的成果和资历,肯定是申请不到,但是有个岗位很适合。”</p>

“什么岗位?”</p>

“理学院教研室研究员!”</p>

栾海平道,“这个职位是技术岗位,等同于实验室的研究员,是学校单独聘任的,给个正教授级待遇,也没有问题,还不用通过教育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