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二天上午,王浩和阮海龙到周边逛了下景点,包括贾尔德圣母院、马赛美术馆,到门口和里面拍了几张照片,打个卡也留个记忆。</p>
下午就坐飞机回国了。</p>
长途旅行实在是对于精力的考验,阮海龙也变得很没精神,在座位上一躺就是几个小时。</p>
王浩倒是很有精神,一趟‘马赛之旅’收获颇丰,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拿了个‘最佳论文奖’,想着回去以后,也能用这篇论文,申请个基金项目吧?</p>
他倒是对于项目有多少钱不感兴趣,因为做研究的开销真的很小,也不可能持续几年都在一个研究上,而申请到的基金也不是打在他的账户上,不归他私人所有,就只是能报销一些科研花销而已。</p>
比如,订购学术杂志。</p>
比如,给自己换个好电脑。</p>
等等。</p>
再多就是出门参加个学术会议,报销一下来回的机票和酒店。</p>
他手下也没有研究生、博士生,不需要给学生提供劳务生活补贴,一般的研究估计几个月也完成了,申请到十万经费,还是百万经费区别不大。</p>
反正都是花不完。</p>
另外,就是研发任务的收获了,‘任务二’的灵感值收获有些出乎意料。</p>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p>
任务二</p>
灵感值:29。</p>
“只有29点?是因为A级任务难度太高,获得灵感太难了?”王浩仔细思考了一番,肯定的想着,“有这个原因,但不完全是!”</p>
其实灵感值获取的大概数值,根本不用去任务系统,只需要梳理一下脑中有关的知识和想法就够了,做了会议上的报告演讲以后,脑子里多出了很多的知识,但是能带来‘研发方向’的想法却少的可怜。</p>
研发,最重要的是想法、是灵感、是方向,知识就只是基础而已。</p>
好多年老的顶级数学家,已经无法完成大的数学成果,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不够吗?</p>
当然不是。</p>
是因为没有灵感、没有想法、没有正确的方向,年纪越大,脑子里新颖的想法就越少,缺乏灵感自然无法完成研发。</p>
“大概是因为……”</p>
“在报告的过程中,多数学者只是集中精神去跟上思路、去理解,很少有人能在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发散思维,或者干脆听不懂,就发散思维想其他内容。”</p>
“所以,灵感方向很少,获得的灵感值就很少。”</p>
王浩思考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p>
换做是在普通的本科课堂上,学生们只是正常听讲,有很多学生能轻易跟上讲解,也有学生会发散思维想一些其他内容。</p>
一大堆混乱的想法,筛选出正确的回馈过来,也许就能带来更多的‘研究方向’、‘灵感’之类。</p>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给一大堆顶尖的、年轻的学者,去讲解简单的、基础的知识内容?”王浩想想都笑了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