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京营溃兵(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转念一想,刘芳亮有地方降军为向导,怎么可能不搜刮一空?</p>

要知道,马匹对于此时的军队来说,重要性堪比甲胄,就算不是良马,也能用作运输,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p>

到了这天傍晚,转过一座小山丘之后,朱慈烺终于看到了坐落在官道边上,一座规格颇大的驿站。</p>

而驿站的角楼上,此时悬挂着的正是顺军的旗帜。</p>

不过,根据常登贵麾下哨骑的回报,这個驿站看样子应该也和一路上其他地方一样,已经被顺军劫掠过,里面同样没有驻扎什么精锐兵马,驿站大门前,只有十几个明军的衣甲还没换的兵丁在值守。</p>

这种情况下,驿站里面大概率是没有什么马匹了,但粮草应该还是有一些的。按照大明的规矩,每家驿站都会设有廪米库和草料库,专门应付来往官员和信使的人吃马嚼。</p>

朱慈烺骑在马上,心里计算着到青县的路程。</p>

这里距离青县还有一百多里,至少还需要一日才能赶到,他原本就有两日的粮草,此前又在村民那里买了两日的粮草,如今补不补充粮草都可以。</p>

要知道,驿站若是有兵马驻守,可不是那些土寨可比的,朱慈烺此前之所以决定要武力威慑土寨,直接强买强卖,便是因为对方实力不强。</p>

这种时候,他能不冒险,是绝对不会冒险的。只不过很多时候,局势所迫,他不得不做出选择,那就只能是两害相较,则取其轻了。</p>

如果昨天他没有当机立断,现在恐怕就得冒险强攻这个一时之间根本来不及摸清底细的驿站了。</p>

要知道,这一路上,到处都是残破凋零之景,偶尔路过的村庄也大多无人居住,便是有靠近水源的地方,也基本上十室九空。</p>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北直隶,山东,河南的许多州县,要到一个月后,才会被带着百余名顺军士兵的大顺县官们全部接管,这便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局限。</p>

但那个时候,李自成又已经兵败山海关,消息传到这些地区之后,旋即就爆发了无数缙绅和地方豪强联合反抗顺军的暴动,以至于最后明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短短数月,便大半被满清摘了桃子。</p>

所以,朱慈烺现在还暂时不需要担心在青县会出现太大的意外,那里已经是河间府的下辖州县,顺军除了县城,根本影响不到其他地方。</p>